娛樂
2019.01.06 13:44 臺北時間

13天不睡有可能喪命 他把生活經驗變成電影

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前排左四)日前出席高雄電影節活動,在映後座談會上與觀眾合影。(高雄電影節提供)
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前排左四)日前出席高雄電影節活動,在映後座談會上與觀眾合影。(高雄電影節提供)
現年34歲的泰國導演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執導作品已累積20多部短片和6部長片,取材與生活密不可分,靈感多從個人經驗出發。例如《戀愛疹療中》(Heart Attack)融入他身為自由工作者的接案經驗,《明天,最後一天》(Die Tomorrow)也因為身邊朋友過世,才打算拍一部思考死亡的電影。
《戀》片描述年屆30歲的自由工作者,為了工作常幾天不睡覺。因身體長了奇怪的疹子而就醫,與年輕美麗的女醫師產生曖昧情愫。
《戀愛疹療中》描述自由工作者在健康和接案之間的掙扎,是導演納瓦波個人的生活寫照。(金馬影展提供)
和劇中人一樣,納瓦波有一段時間也接案維生。後來因睡眠不足而生病、赴公立醫院就醫,遇見一位和他年齡相仿的女醫師,兩人互動像朋友。他表示,通常泰國公立醫院的醫師年紀較大,會有距離感。因此這次看診經驗讓他覺得很新鮮,於是想發展成一個故事。
納瓦波日前出席高雄電影節的映後座談,回應影迷發問時表示,如今泰國公立醫院的醫師都很美,也愈來愈重視穿著、會打扮。他本來擔心,從事電腦修圖的自由工作者和泰國醫師會抗議電影失真,還好沒有。可以說,他的電影也如實反應社會現況。
《戀》片有一幕是男主角為了案子、很多天不睡覺,最後累倒在地。有人問他,此事是否為親身經歷?對此納瓦波說:「 真實的經驗是一天不睡都不行。但看過一與睡眠相關的研究報導。 如果沒記錯,文中指出,如果13或14天不睡,很可能沒命。」
片中男主角倒地後,眼前出現過往畫面、甚至彷彿看到自己的葬禮。納瓦波表示,這場戲讓他思考到死亡,「我常想起這件事,尤其工作很累、感覺快掛時。」加上朋友離世,讓他想到要拍以死亡為題材的《明天,最後一天》。
納瓦波透過電影呈現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死亡很尋常,是另一種狀態,並不可怕。因此他也以日常的片段,拍成一部談論死亡的電影。對他來說,這是一部開放式的電影,「沒有高潮或情緒衝擊,也不是特別想傳達什麼訊息,希望觀眾看完後能反思自己的人生。」
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執導的紀錄片《B拷發燒友》描述盜版錄影帶在資源匱乏的年代對泰國電影工作者的滋養。(高雄電影節提供)
其他如《瑪麗快樂真快樂》(Mary Is Happy, Mary Is Happy)是根據納瓦波推特上的追隨者、名叫Mary的網友推文所改編,紀錄片《B拷發燒友》(Master)記錄泰國數個世代電影人在資源匱乏的情形下,藉由一家錄影帶店獲得心靈滋養,都是他取材生活的例子。
泰國名導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和彭力雲旦拿域安(Pen-Ek Ratanaruang)、台灣的蔡明亮、香港的王家衛,以及日本的岩井俊二等導演,都是納瓦波的電影啟蒙。近年泰國軍事獨裁的政治氛圍,讓阿比查邦揚言不願在當地拍電影。納瓦波認為,每個人的想法和生命歷程不同,他不會像阿比查邦那樣去衝撞某些議題。
納瓦波說:「 我也會在電影裡提出問題、讓青少年或年輕人去思考, 例如《BNK48:女孩別哭》(BNK48:Girls Don't Cry)也有政治的成份在,但那較偏向於個人或企業方面,反而是阿比查邦不會去碰觸的題材。」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