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9.03.05 06:30 臺北時間

「新導演保母」助攻屢獲獎 兩岸三地「吃好逗相報」

資深剪接師廖慶松多年來協助兩岸三地、不同世代的華語片導演完成作品。(台北電影節提供)
資深剪接師廖慶松多年來協助兩岸三地、不同世代的華語片導演完成作品。(台北電影節提供)
人稱「廖桑」的資深剪接師廖慶松入行超過45年,他協助兩岸三地、不同世代的華語片導演完成作品,因此他的封號也從早年的台灣「新電影保母」,轉為近年華語影壇「新導演保母」,參與的影片不只劇情片,還有許多紀錄片。
廖慶松在台灣新電影時期與導演侯孝賢、楊德昌、萬仁等都密切合作,進入21世紀,廖慶松不只為台灣導演易智言、陳芯宜、楊雅喆等人的第一部電影剪接,也參與中國大陸導演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劉杰《馬背上的法庭》等片的剪接。
電腦數位剪接出現,讓廖慶松有如找到「倚天劍」「屠龍刀」,6天就重新修剪完成《十七歲的單車》,把原本的商業版變成文藝版,拿到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馬背上的法庭》則在剪接助理協助下,花3個晚上剪完,並入圍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
廖慶松笑說:「大陸導演有點是『吃好逗相報』,主動問『廖桑,你幫他看看』。我不會拒絕,別人要求,就去幫忙。」近年在各影展嶄露頭角的大陸電影,包括獲金馬獎四項提名的《塔洛》、釜山影展「新潮流獎」的《清水裡的刀子》、入圍盧卡諾影展競賽的《郊區的鳥》,還有金馬獎最佳影片《八月》等都由廖慶松操刀。
金馬獎最佳電影《八月》是中國大陸導演張大磊的第一部電影,剪接師則是廖慶松。(前景提供)
釜山影展「新潮流獎」得主、中國獨立電影《清水裡的刀子》是廖慶松剪接的作品。(黑鰭提供)
除了台灣、中國大陸的導演,廖慶松也參與香港導演翁子光電影《踏血尋梅》的剪接工作。廖慶松表示:「通常香港導演剪接比較會轉成很刺激、商業,我面對《踏血尋梅》反而是還原人在環境中的處境。事件很悲慘,你要探討為什麼這些人會變成這樣,而不是去留在觀眾感官刺激與事件的故事性而已,所以我還原了片中的郭富城、春夏,還原每一個人。」雖然廖慶松只是該片剪接之一,但片中一些郭富城非常有味道的表演,就是因為廖慶松的主張才加回去。
與電影為伍將近半世紀,廖慶松把每部片都當成是第一次剪接,並以羅丹透過雕刻解放石頭的靈魂,比喻剪接也是如此。他覺得好的剪接師必須是嚴格的觀眾,才能客觀判斷;但另一方面又要有同理心,把電影當成一個人,「要好好和『他』溝通,『他』才會告訴你『他』是什麼樣子。」
這些年來,廖慶松以剪接指導、大學老師、金馬電影學院學務長等職務大方分享一身功夫。他勉勵有心從事電影的人:「要更努力,態度也很重要。面對成功與失敗,保持平常心。成功不過就是做一件對的事;失敗就是沒做好或忽略某些事,下次不再犯就好。」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