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02.01 10:30 臺北時間

【陳栢青書評】從此我們有了鄉愁──《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

【陳栢青書評】從此我們有了鄉愁──《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
中國有嘻哈。2018年台灣金曲獎頒獎典禮則有個表演節目是「台灣早就有嘻哈」,但哪裡沒有嘻哈呢?比早晚就跟男生老比長短一樣。有了,又怎樣呢?我想知道的是,所以「台灣饒舌是什麼?」、「台灣嘻哈是什麼?」

陳栢青書評〈從此我們有了鄉愁──《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全文朗讀〉

《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顏社KAO!INC./統籌策劃,避風港文化出版
故事也許可以這樣開始。
綿延的公路。沙漠。仙人掌間錯著棕櫚樹。太過乾燥的空氣彷彿能聽見耳邊靜電嘶嘶聲響。車裡廣播換過一個又一個。九零年代巨大絨布骰子吊飾掛在後照鏡上隨著道路起伏晃晃搖搖。
一個公路電影的節奏。
L.A. Boyz在LA。黃立成在車上。90年初在五燈獎登台的三個大男孩站上演藝圈大舞台,第三張專輯發行後,他們聘用從洛杉磯警察局幹文職的年輕人當下一張專輯的製作人。黃立成和這個警察局冒出來的年輕人合得來──等等,你們這麼合怎麼不去組個團叫麻吉呢?喔,那個團體還要十幾年後才出現──那時候,黃立成的頭髮猶長,煩惱很短。最新一個煩惱也許是,黃立成想,欸,其實我的唱歌技巧沒很好。
這能怎麼辦呢?閒聊中年輕製作人倒是提起:「其實我是打21點的高手欸。」黃立成說:「欸,太好了,你猜怎麼樣嗎?不如我們去賭城玩一把吧。就現在。如何。」
根本和唱歌練習無關。可是他們當下就上路了。很青春公路電影的開頭。這裡頭會有什麼故事?對著仙人掌尿尿?公路上和陌生人莫名其妙的巧遇和分離。黃昏夕陽火一樣燃燒。製作人開車,黃立成練歌。公路上黃沙滾滾,車子裡尾音猶長。那時他們都不知道等在他們前方是什麼。
黃立成唯一記得的是,年輕製作人果然展現他21點精妙牌技。一開始贏了。後來輸了。然後一直輸。輸到什麼都沒了。
回家的路上,黃立成有沒有百無聊賴躺在椅子上,用他擅長的饒舌嘴一下年輕製作人?「慘爆了。錢都輸光了。歌還唱不好。」
年輕製作人更用力嘴回去:「錢都輸光了。專輯沒進度。還要開車。」最慘的是,「輸錢還要聽你黃立成唱歌。」
我們需要有人記得這一切
那時黃立成還不知道這張專輯會成為L.A. Boyz十一張專輯裡最暢銷的頭幾張。
而那時的華語歌壇也還不知道,那個牌技很好的年輕製作人叫做陶喆。他去逛樂器行被王治平發掘。從警察局辦公室轉戰錄音室。這張專輯是他第一次擔任製作人。
專輯叫做That's the way。很多路正要開展。很多路這樣決定。LA Boyz憑這張專輯稱霸94年台灣樂壇,他們來到演藝團體生涯的顛峰。而專輯裡藏著一首歌叫做「金思頓的夢想」,很多年後陶喆會說「當年我把最想唱的曲風寫給他們」、「我曾經想像自己唱會是怎樣」。他不知道,自己的夢想很快就要實現。
當年不知道的,有些事情,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而有些事,如果沒有提起,也許就再也沒人知道了。
我們需要有人記得這一切。由饒舌品牌「顏社」主導的《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倒轉唱盤,它的A面第一首是這樣開始的。90年初的夏天,週日夜晚,五燈獎,三個大男孩踏上舞台,撞色T、大寬褲,那不只是記憶,有更多我們需要知道的事情,翻開頁面便帶我們回到道路最初。
但所謂的「最初」是誰的最初?台灣嘻哈的最初?還是指饒舌的最初?所以我不認為《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試圖想成為一本台灣饒舌史──寫作團隊該也非這樣企劃,「我想講一個故事,講我們這一代嘻哈囝的故事」,「顏社」創辦人迪拉在序言寫到。這本書更像是八零後一代人如何接觸嘻哈的故事,是記憶的故事。所以它從L.A. Boyz初登電視開始談,而不是「饒舌」一詞何時登陸台灣。迪拉話中沒有講出來的可能是「我才不是要寫什麼史呢!」、「我要說的是我們這代人所看到的」,有趣的是,正因為它不企圖寫「史」,反而提供建構台灣饒舌史的重要基底。
在整個嘻哈宇宙的週期裡,饒舌自成一個小星球
如果你看坊間研究嘻哈的論文,大部分研究者的篇章安排與切入點都按照尼爾遜.喬治《嘻哈美國》的提點──從構成嘻哈文化的要項塗鴉、舞蹈、饒舌切入,逐一討論這一外來文化在美國如何,而後各元素在台灣的發展又是如何,由遠而近各元素彼此交疊又產生什麼。但《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一書哪管這些,前行研究和文獻爬梳還缺它一個嗎?它不談這些,直奔主題,它點名場所,回憶事件,談的是一代人具體的記憶,於是出現其他研究少見的史料。在書中我們看到台灣的饒舌發展除了夜店外,還包括團結饒舌樂迷的網路討論區MU、和簡直像哈利波特裡九又四分之三月台一樣的soul juice唱片行──「你要衝進第9站台和第10站台之間的隔牆才能進入霍格華滋」,而你要在唱片行挑對唱片、講出夠格的喜歡的樂手,饒舌界的人才會認可你。《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當然不是嘻哈全史,但它比全史重要的地方在於,這裡頭資料提供一個「男孩看見野玫瑰」、「初代人看見一切」的視野,提供更多發生/聲的場所與這些場所的記憶,也就描繪出一條專屬於台灣嘻哈的進路。恰如《嘻哈美國》裡沒寫到網路討論區或是唱片行考試,因為嘻哈文化在不同的國度會因為當地社會氛圍和年代而重新被形塑。屬於台灣的獨特嘻哈元素是什麼?台灣又如何形塑嘻哈?當更多如這本書所提及的記憶湧入,當更多如這本書提到的故事浮出水面,總有一天,《嘻哈台灣》才會誕生。
饒舌團體夜貓組(避風港文化提供)
「史」作為一種時間的排序,若論台灣嘻哈文化如何發展,在論文研究 中,一個常被使用的線性時間模型(註)是,嘻哈於九零年代成一時潮流,至1995年台灣嘻哈文化進入黑暗期,失去主流青睞,街舞和饒舌成次文化活動。但在《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中,編寫團隊以為台灣饒舌黑暗期自2002年開始,直到2006年嘻哈人於網路殺出重圍。這本書以魔岩唱片結束營業作為斷點。「傳統唱片公司對嘻哈音樂的態度轉趨保守,失去主流關愛眼神的台灣嘻哈,沒有產業支持,沒有產值,正式走入發展的黑暗期。」《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和那些論文裡對嘻哈文化分期的時差是重要的。這個時差可以視為起點──「饒舌」作為嘻哈文化的一種表現,此刻終於能被獨立講述,那是「饒舌」自成一格的證明。在整個嘻哈宇宙的週期裡,饒舌自成一個小星球,用它自己的自轉去運算,甚至能得出另一個不一樣的規律與軌道。
饒舌門外漢的門票、深度歌迷的練功祕笈
而這個時差同時說明本書的論述方式,《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不去拉歷史的縱深,卻回到空間的平面,比起「這些年都發生什麼事」這樣的時間序列,這本書更像一張空間地圖,它逐一列出台灣各地有哪些饒舌團體和品牌,再上溯它們的開展歷程、風格與旗下歌手。為什麼是從團體和廠牌出發呢?我想這點其實是很嘻哈的,嘻哈文化裡非常在意這種團體性。最自我,又講團結。而以廠牌和社團為焦點,我們便得以看到不同的流派、在地風格顯現、師承(例如大支創辦「人人有功練」。DJ雙煞的Gaweed帶出小人。小人又成為R-Flow和胖克兄弟團員的老師),既有傳承,也讀到差異。然後看到決鬥──這是這本書,也是饒舌文化另一個有趣的章節,看饒舌人如何互相diss。在這些分合和特異性裡,貶平,卻有深度。好像導覽,走馬看花,但一馬歸一馬,一花還有一世界。《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成了饒舌門外漢的門票,也是深度歌迷的練功祕笈。
饒舌歌手小人(避風港文化提供)
而《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最可看的是,至今沒有這樣大型的饒舌訪談集合。該書B面收錄十數位饒舌歌手訪談。這些未經論者整理的原汁原味,是野生的素材,絕對是。在這裡頭,有歌手個人成長,有他們自己談如何練功與創作方式。更重要的是,所有人的回應其實都隱含一個大哉問,借用吾友顏訥在「作家事」直播上問迪拉的問題即是:「台灣饒舌是什麼?」
中國有嘻哈。2018年台灣金曲獎頒獎典禮則有個表演節目是「台灣早就有嘻哈」,但哪裡沒有嘻哈呢?比早晚就跟男生老比長短一樣。有了,又怎樣呢?我想知道的是,所以「台灣饒舌是什麼?」、「台灣嘻哈是什麼?」這本書闢出章節回應這個問題,它舉了寫神明歌拿狼牙棒和香爐入鏡的「草屯囝仔」為例,武財神、媽祖、太子爺、詩山郭忠福,人神同在,一種態度,鳥不起,屌得很,有話直說有膽就來,台語腔口,江湖柔情,〈扛壩子〉裡高聲唱「我就是嘻哈,8+9我驕傲」,那是台灣饒舌的一種STYLE。
饒舌歌曲是表現文化變化的靈魂所在
但我以為是書所體現整個台灣饒舌文化的變遷,就足以說明台灣性的誕生,畢竟嘻哈文化作為一種橫的移植,尤其在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的社會氛圍下,試看L.A. Boyz初出道的宣傳詞:「今年夏天見面時,他們要和所有快樂、自信、又健康的朋友一起,把所有的熱情,一次宣洩開來」,這裡頭抽離了嘻哈於美國發展時高入雲霄的底層吶喊與種族自強,也掠過不提和嘻哈文化共生的幫派、毒品、拜金厭女風潮,嘻哈被略去了某些部分,但L.A. Boyz又為了在地化而在歌詞裡放入台語,並在MV中結合八家將。我們可以看到,饒舌的「離岸與登岸」、「最異地和最在地」是如何彼此結盟,而這恰好和「台客」、「台妹」、「台風」等概念如何由負面形容進入正面可以互為例子彼此援引,此外饒舌如何透過這些當年被認為「土」、「俗」的一面傳達「最嗆」、「最猛」、「最在地」,並在最後合流華麗的回歸,饒舌歌曲既是承載文化的身體,同時也是表現文化變化的靈魂所在。That's the way,台灣味在哪,台灣way要往哪裡去,這些都可以在《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中找出線頭。
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最重要的部份也許從它的英文書名可以看出端倪──TAIWAN HIP HOP KIDS。一方面而言,嘻哈文化內在的反叛、超強能動性、落地生根的可塑性給人一種年輕感,是青少年的子彈,他們一直維持一種KID、少年感。另一方面,我們經歷那麼多,當一代人老去,一代人崛起,這本書的出現大聲宣告,是的,我們是嘻哈囝,而且我們是「全台灣第一代有嘻哈鄉愁可以懷念的孩子」,從此,我們有了鄉愁。
註釋:
見李靜怡,《台灣青少年嘻哈文化的認同與實踐》,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與唐弘廷,《嘻哈文化在台灣:展演軌跡、 媒體再現、身體政治》,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本文作者─陳栢青
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40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另著有散文集《Mr. Adult 大人先生》(寶瓶文化)。
按讚加入《鏡文化》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貼文動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