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9.09.13 06:00 臺北時間

【說謊的小說家(4/4)】讀者的道德兩難:作者身分和作品價值有關嗎?

2018年4月9日,筆名安傑芬的犯罪心理小說家馬洛里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新書發表會。(東方IC)
2018年4月9日,筆名安傑芬的犯罪心理小說家馬洛里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新書發表會。(東方IC)
馬洛里自己口中的人生經歷似乎比實際人生有更多波折,更引人入勝,可惜一切可能和他的小說一樣純屬虛構。
不過話說回來,小說家如果說謊成性,是否影響到作品的價值?或者,反過來說,如果小說讓人讀來津津有味,我們需要在乎作者是什麼樣的人嗎?
小說家是專業的、也可說是天生的奇想家。如果他們在作品以外發揮奇想,似乎也不致罪無可逭。
不少暢銷作家在推銷自我時也會用上吹噓渲染的天分;甚至這也是打書宣傳的一部分。在《紐約客》的報導裡,提到了馬洛里打從一開始計劃出書,就做了許多商業行銷的考量。
例如他的筆名安傑芬(A. J. Finn)的由來,就是為了因應小說被改編成影集的可能。因此他設計了一個字母較少、不易混淆的筆名,好讓影集在手機螢幕上要打原著作者名字時「畫素低也不會讓字母糊掉」。而小說敘事者Ann Fox的名字,同樣也是考量到小說未來賣出不同語言的海外版本後,女主角的名字不致造成翻譯上太大的問題。
從出版業行銷的的角度來看,馬洛里的謊話連篇似乎也可以看成是小說家對自己拉抬吹捧,製造宣傳賣點。這些都不過是產業運行中必然的產物。不管宣傳花招高明或卑劣,不該左右印在紙頁上的小說本身的價值。
馬洛里自己在媒體訪問中也曾主張作品和作者應該分開看待,他說自己對於作家的生平介紹「沒有特別的興趣」,「我買的是他們的小說,不是他們的回憶錄。我認為不想去知道太多是對他們致敬的方式。」
馬洛里的說法好像有點像「新批評」時代的主張,認為作品一旦脫離作者便具有其主體,作者本人的意欲和想法和作品無關。
甚至,如果照後現代主義的看法,作品不僅無關作者,作者甚至已經「死了」。如羅蘭巴特所說,作者並不是文本的創造者,讀者才是。文本和讀者每次的遭遇都是意義的創造。
不過,作者有道德上的瑕疵,難道不會影響讀者對作品的看法?當#Me Too運動在美國掀起熱潮時。也有不少人討論,強尼戴普涉及家暴,或是伍迪艾倫扯入性侵,我們是否應該據此抵制他們的作品?他們作品提供的價值是否就因此打了折扣?
或許這也是馬洛里的故事令人玩味的地方。它是小說家/作品截然二分的例子,也許也是讀者道德上的兩難:我們該不該花錢買書贊助一個大騙子寫的,但可能很精彩的故事?
參考資料:New Yorker, Guardian, Vox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