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04.02 08:00 臺北時間

【王道還科普專欄】吸血鬼兩百年

【王道還科普專欄】吸血鬼兩百年
1727年,一名叫保羅的匈牙利軍人在奧圖曼帝國邊境附近遭到Vampyre攻擊,但是他逃回來了,簡直是奇蹟。然而保羅死後,奇蹟卻成了惡夢。原來三、四個星期後,開始有人報案,說是遭到保羅的攻擊,四人因而死亡。

王道還科普專欄〈吸血鬼兩百年〉全文朗讀

1819年愚人節,倫敦《新雜誌》(New Monthly Magazine)4月號上市,立即轟動藝文圈。因為它刊出了一篇創意十足的小說〈吸血鬼〉(The Vampyre),而且作者居然是大詩人拜倫(1788-1824)。據說哥德讀完後立即判定:這是拜倫最偉大的作品。於是這篇不滿11頁的雜誌小說以書本形式重印發售,本年內便7刷,還不算歐洲各國的翻譯本。據以改編的舞台劇、小說,第二年便陸續問世,方興未艾,至今勢頭不歇。「吸血鬼」令世人又懼又愛、不能自已,兩百年了。
人死後屍體不腐,從墳墓裏爬出來
從小熟悉「吸血鬼」漫畫、影、視的人,很難想像當年的讀者閱讀〈吸血鬼〉的經驗。事實上,我們把英文單字Vampyre意譯成「吸血鬼」,不足以傳達Vampyre在西歐語文裡是個外來語的事實──來自東方的不經傳說。《新雜誌》的發行人與編輯一眼就看出那篇小說的賣點:為Vampyre塑造了一個令讀者可以「神入」的形象。
雜誌編輯為小說做的介紹,便指出了這一點。Vampyre故事的核心元素是:人死後屍體不腐,從墳墓裏爬出來,吸生人的血,受害者因而喪生。然後他們變成Vampyre,找其他人複製自己的經歷。1732年3月,倫敦一份報紙刊登過一則來自匈牙利的「可信」故事。話說五年前,一名叫保羅的匈牙利軍人在奧圖曼帝國邊境附近遭到Vampyre攻擊,但是他逃回來了,簡直是奇蹟。然而保羅死後,奇蹟卻成了惡夢。原來三、四個星期後,開始有人報案,說是遭到保羅的攻擊,四人因而死亡。最後官方出面,挖開保羅墳墓,發現他的屍身仍然新鮮,而且口、鼻、耳流出鮮血。證實保羅變成了Vampyre之後,村民以傳統手段對付他:以尖木樁刺入身體心臟,接著砍頭,再焚燒,最後將骨灰撒在他墓裡。
這樣的故事也許反映了反伊斯蘭情緒──東方是異教徒盤據的世界。上古史上,地中海文明的最大威脅便是東方的波斯。伊斯蘭興起不僅是東方內部的事:伊斯蘭勢力早已登陸非、歐,還兩次兵圍維也納,最近的一次發生於半個世紀前──1683年(康熙廿二年)。
疊合死神與天使的形象
但是從閱讀趣味來說,這類Vampyre傳聞最多只是恐怖故事。中國傳統以誌異競奇的「筆記」也一樣,例如18世紀末問世的《閱微草堂筆記》有這麼一則:

〈似人似獸〉 方桂,烏魯木齊流人子也。言嘗牧馬山中,一馬忽逸去。躡蹤往覓,隔嶺聞嘶聲甚厲。尋聲至一幽谷,見數物,似人似獸,周身鱗皴斑駁如古松,髮蓬蓬如羽葆,目睛突出,色純白,如嵌二雞卵,共按馬生囓其肉。牧人多攜銃自防,桂故頑劣,因升樹放銃。物悉入深林去,馬已半軀被啖矣。後不再見,迄不知為何物也。
這類紀錄如何敷衍成小說呢?根據學者的研究,在1819年之前,英國知名文人利用Vampyre傳說,最多只是勾起恐怖情緒的意象罷了。
〈吸血鬼〉不同。作者匠心獨運,另起爐灶,第一段便足以吸引讀者興趣:
冬天。倫敦。上流社會的宴會中出現了一位貴族,但是他與眾不同,不是因為爵位。對於周遭的言笑晏晏,他似乎視而不見。表面上,只有美女的淺笑能夠吸引他,但是也許他只要一瞥,便能冷卻笑顏,令那些無腦的女士心生畏懼。那些對他產生敬畏的人,無法解釋自己是怎麼回事:有的人說,那是因為那對死灰的眼珠,盯著人臉看的時候,並不像是穿透入裡,刺入心臟內部;而是發出鈍而重的眼光,落在對象的面頰,停留在它不能穿透的皮膚上。他獨特得無與倫比,因此每個宴會都會邀請他;大家都想見他,那些慣於激烈刺激、不耐平淡的人,非常高興終於有人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他的面色死灰,從未因為謙遜還是激情出現過一絲溫暖,但是他的面孔很美,許多蕩婦都想引起他的注意,至少,想博取一點也許可以稱得上是感情的東西。……
這一段放在任何一本現代的吸血鬼小說裡都絲絲入扣。小說裡的吸血鬼疊合了死神與天使的形象,教人好奇,教人害怕,教人難以抗拒,教人不忍釋卷。
拜倫、雪萊先前並無深交
然而〈吸血鬼〉卻不是拜倫的作品。它的確與拜倫有關,只是說來有些複雜。我們從另一個「兩百週年」說起吧──《科學怪人》(1818)。
話說1816年5月下旬,拜倫抵達日內瓦湖畔,距他出國那一天,剛好一個月。他再也沒有返國。拜倫的旅伴波利多里(John Polidori, 1795-1821)剛從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畢業,負責照顧他。那時另一位詩人雪萊偕兩位女伴已在當地住了12天。拜倫比雪萊大九歲,早已成名,雪萊名氣也不小,卻不是文名,而是醜聞。五年前他被牛津大學開除,就是因為他高舉無神論旗號,並攻擊皇室。兩位詩人先前並無深交,卻在他鄉成了密友。放眼文壇,雪萊是拜倫唯一青睞的年輕人。
與雪萊同行的兩位女士是姐妹,但是不同父也不同母,因為父母先前各有過至少一次婚姻。姐姐克萊兒是拜倫的情婦,妹妹瑪莉是雪萊的情婦,因為雪萊已婚,還有孩子,可是瑪莉已生下一個男孩同行。雪萊一行最後抵達日內瓦湖畔,顯然是克萊兒的安排。因為拜倫在離開英國之前終於離了婚,她希望繼續與拜倫來往。
根據瑪莉的書信,他們剛抵達日內瓦湖畔的那幾天,天氣非常好,可是進入六月後,天氣就變了:雨不斷地下,無法出門;一旦放晴,就烈日當空,熱得不得了;雷雨的威勢也教人心驚。現在我們知道,那是因為前一年四月印尼的坦波拉(Tambora)火山爆發,大量火山塵進入大氣對流層與平流層的交界處,第二年歐洲就成了「沒有夏天的地方」,接著兩年農作物歉收。
鬼故事創作比賽
六月的一個晚上,他們讀了一些翻譯的恐怖小說之後,拜倫提議來個鬼故事創作比賽。瑪莉寫作《科學怪人》的靈感就在那時誕生,成品在1818年元旦出版,成為現代科幻小說的里程碑。〈吸血鬼〉也是那個比賽的產物,只是《科學怪人》的光芒太盛,注意到這一事實的人不多。
〈吸血鬼〉的作者是波利多里。他承認他的靈感之一來自拜倫,而拜倫並沒有完成自己的作品。波利多里筆下的吸血鬼,原型顯然不是來自「東方」,而是他的主人拜倫,以及雪萊這些嬌客。拜倫是個複雜的人物,對待雇員波利多里態度多變,難以捉摸,尤其難受的是他的毒舌。但是波利多里對於拜倫的魅力難以抗拒,更希望文筆獲得拜倫的鼓勵。客觀地說,拜倫、雪萊等人每一個都離經叛道。拜倫偷情、揮霍,擁有世襲爵位卻債台高築,過著躲債的生活。雪萊勾引16歲少女私奔,不止一次,這次還拋棄妻兒;瑪莉與克萊兒也不是半推半就,而是主動進取。這些人視禮法如無物,到底在追求什麼?
波利多里藉吸血鬼化身的高貴人物,揭露了上流社會的虛偽、淫亂。難怪他在鬼故事比賽後不久便與拜倫鬧翻。吸血鬼的受害者感染了無法饜足的渴求,可能是他的控訴,或懺悔。然而〈吸血鬼〉發表後,關於作者身份的爭議反而讓人專注於故事本身,波利多里並沒有贏得聲名。兩年後,他自殺了。
王道還(王道還提供)
作者小傳─王道還
台北市出生,從小喜歡閱讀,但是從未想過寫作,因為小學五年級投稿國語日報兩次皆遭退稿。大學三年級起意外接到翻譯稿約,以後寫作亦以翻譯為起點(意思是抄襲)。在思想上,對於「思考」產生全新的認識,是在高二暑假讀了《西洋哲學史話》(台北:協志工業出版)、《相對論入門》(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兩本書。從高一起就對演化生物學發生興趣,後來以生物人類學為專業可能並非偶然,可是對科學史、科學哲學的興趣從未間斷。
按讚加入《鏡文化》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貼文動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