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9.04.11 11:40 臺北時間

【數位身後事(下)】數位遺產難處理 專家建議自行做好網路終活

虛擬貨幣能否繼承,目前仍處於灰色地帶。(東方IC)
虛擬貨幣能否繼承,目前仍處於灰色地帶。(東方IC)
當我告別人世,我的臉書專頁、IG帳號,我的比特幣、我的iTunes音樂,還有花錢購買細心收藏的電影,會發生甚麼事?誰會繼承我的虛擬錢幣?我的配偶和我的兒女,甚至孫兒,還能夠繼續收聽我鍾愛的樂手作品嗎?
這些問題,或許曾在你的腦中一閃而逝,或許從未困擾過你。但隨著人類生活日趨數位化和網路化,或許現在該是認真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了。
「我的客戶最常問的問題是:iTunes和其他的下載音樂能不能繼續保留?我的iTunes帳號和電子書可以轉移給我的家人嗎?」英國布里斯托的遺囑法律專家Fidel Beauhill說:「不幸的是,我的答案常是否定的,因為以蘋果來說,你買的只是授權、而非所有權,所以原則上當你過世的時候,權利也消失了。」
除非過世的親人原本就保留了下載備份,否則想要繼續收聽或收看親人的iTune音樂或電影,以目前法律規範來說,恐怕很難。而比起電子書或下載影片,更實際也更攸關財務權益的,要算是當紅的虛擬貨幣了。
「有關虛擬貨幣的討論已漸漸浮現檯面,」Beauhill說:「這方面會如何進展值得關注,因為坊間充斥各式各樣的加密貨幣、數位錢包平台,這些都算是資產的一種,所以理論上應該是可以轉移給家屬,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比特幣的繼承案例。」
面對人死後數位遺產的灰色地帶,或許有人會說:那我就把帳號、資料,還有虛擬資產的所有權,都在遺囑裡清楚寫明轉移給誰,不就成了?對此律師表示,以目前法令而言,就算生前在遺囑裡做出明確聲明,網站服務業者也沒有照辦的義務,因為使用條款當中並未授予使用者完整的權利。該如何界定權利義務,才能兼顧業者和用戶利益,仍有待相關當局未來進行修法,或做適當規範。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盡可能不要以電腦檔案的方式,或在網路上撰寫和留存遺囑,因為現行法令仍要求遺囑必須有兩名以上見證人在「紙本」上簽名,才能避免被判定無效的問題。
「或許未來會有捺指紋的數位技術,讓使用者透過視訊電話,在特殊設備上按下大拇指就一次解決;但以現況來說仍不可行,你必須要自行安排好數位身後事,」Beauhill解釋:「我的建議是:找個時間,拿起筆,把你在各大網站上的帳號密碼,都寫成一張清單,因為通常家人都不會知道你在那家銀行開了哪些帳號、購買了哪些數位資產。」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