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9.05.09 07:15 臺北時間

【厭世哲學家專訪1】快樂讓人平庸 厭世是自我探索的起點

厭世哲學家本人眉清目秀,不到30歲的年輕作家卻是天生的厭世者。
厭世哲學家本人眉清目秀,不到30歲的年輕作家卻是天生的厭世者。
厭世風潮在近年興起,憤世嫉俗、負能量的話語在網路世界受到歡迎,網紅作家「厭世哲學家」也在這波浪潮中崛起。因為想破解生命難題,他把研究哲學當作一生功課,推出新書《厭世講堂》,以最愛的思想家莊子為主角,融合自己的生命觀,傳達如何在充滿各式價值觀的社會中「真正做自己」,表達「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的人生智慧。
過去在公開場合戴著面具的厭世哲學家這回終於露臉,畢業於台大中文研究所的他,目前在北部某明星高中當國文老師。他是天生的觀察者,當一個人成為清明的旁觀者,這世界的荒謬便無所遁形,卻也讓「厭世」成為他的生命基調;他不認為「厭世」是負面詞,而是探索自我的起點。

厭世哲學家小檔案

29歲,雲林出生,現為北部某明星高中國文教師,2016年創立「厭世哲學家」臉書粉專,有近18萬人追蹤。為《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書籍作者。

厭世哲學家以「超譯」古人的話在臉書爆紅,除了用淺顯易懂的白話文傳達,也帶入自己的觀點,言詞帶有濃厚的厭世之感。
例如他闡述對手機遊戲「旅行青蛙」的感想,便以老子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轉譯成「你可以創造牠,但無法擁有牠。你可以幫助牠,但無法向牠邀功。你可以養育牠,但無法主導牠的去向。這就是最偉大的愛。」療癒的遊戲頓時變得寂寥,卻讓人省思愛的真義。
抑或以《紅樓夢》裡林黛玉說的「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抒發為「有一天,我老了、我死了,這個世界,大概也不會有人知道吧。」絕望的字句簡直厭世到破表了。
厭世哲學家以古人的話抒發自己的感想,有時令人會心一笑,也往往能引起共鳴。(圖:翻攝自厭世哲學家臉書粉專)

光明美好 永遠伴隨陰影

對於近年來「厭世代」興起,他認為並非不好的現象:「以前的風氣是你心中有什麼不對勁,有什麼不開心,那個『不正常』所以你要壓抑。厭世代的產生,就是這一世代已經走到一種比較願意接受這些東西的存在。生活本來就不會只有光明跟美好,光明跟美好永遠伴隨著很多陰影。」
他認為厭世其實是探索自我的起點,「如果你在厭世潮流裡,本身就是很憤世嫉俗、對這個世界很多事情百思不得其解的人,我覺得你已經走到了一個程度,走到了一個你要開始去思考這一個世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而我自己又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我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所以厭世可能是人的必經之路,因為可以獨立思考?對此他笑說,「但是這句話就會變得很正能量,我覺得『快樂讓人變得比較平庸一點』,快樂的人很棒,因為每個人都想要過得快樂。但是不是厭世的人反而是在一種沉澱、思考的過程之中,讓他有不一樣的東西?」

多愁善感 靈魂像林黛玉

厭世哲學家在雲林生長,直到考上台大中文研究所才北上。有一次他站在車水馬龍的台北街頭,看著人們就像扮演著維持社會運作的一顆顆小螺絲釘,忽然慈悲心噴發,「我覺得大家都好可憐、好身不由己,大家都是被關起來的。」
他認為,厭世的人是因為把人間看得太透徹了。從小就擅於觀察的他,看待世界永遠保有一份清明,「我的厭世來自於,對這世上發生的事我好像是一個旁觀者,看到這世界的荒謬、百思不得其解的奇怪、奇異現象。」
會厭世,也跟他的性格有關。「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靈魂有點像林黛玉,別人覺得她在大觀園生活很快樂,但林黛玉就會覺得『我沒有快樂,我一年360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別人都覺得這邊很溫暖,但我覺得這邊冰天雪地。』」
冰天雪地之感從何而來?他說,人生最大的關卡來自原生家庭。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