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她博士畢業回到家鄉台南,之後有2年的時間,她1年跑至少150場演講,推動各類閱讀運動,行事曆填得滿滿。熟悉幸佳慧的朋友無不說她熱心、為人著想,像個仗義直言的俠女,找她座談演講,她從不推諉。
最乖的孩子 長大變叛逆了
那時幸佳慧忙到沒時間陪父母。「我爸爸覺得我出國念書後,就變了一個人,又參與社會運動,覺得我這小孩去念博士怎麼不去當老師?」姊姊是律師,哥哥、弟弟是高科技業經理,唯有她,父母不知道她到底在做什麼,最乖的孩子成了最叛逆的孩子。有一次為了參加反核四遊行,「我記得我跟爸爸起衝突,他哭,我也哭,我第1次看我爸爸哭。」像是回到爭吵的那一天,幸佳慧的眼睛起了一朵烏雲,慢慢下起了雨。
雨水裡是遺憾,「你一定要問那種讓我眼淚都會噴出來的題目嗎?」又接著說,「我爸爸媽媽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接受我選擇的角色,做這些事情,對台灣很重要,我常常跟他們吵,我說如果每個爸爸媽媽都這麼自私,台灣就不會好。」

父親其實是理解的,我們去幸佳慧的老家採訪,她爸爸說:「她回國後,本來有香港的大學要請她過去當教師,她不願意,跟我說她要教台灣人的孩子,不要教中國人的孩子。她個性容易心軟,去偏遠學校演講,酬勞5,000塊,看那邊教育資源不足就通通捐給學校。」
她與丈夫透過網路認識,見面3次就結婚。她說第1次見面時,對方透過部落格,讀遍她所有的文章、照片,但她只看過對方的大頭照,「我只確定3件事,台灣意識、女權意識、懂文學,他3個都有,我就OK了,做為女權主義者,我就不好意思拉下臉,問他身高多高?幾歲?」

丈夫歐奕宏說,2人結婚的原因,是他看幸佳慧的行事曆從早到晚滿滿的演講座談行程,「她是很認真的人,用電影角色來形容,她就像《永不妥協》的茱莉亞羅勃茲。」他知道幸佳慧總是強撐自己的身體在做事,於是跟她結婚,旅居美國讓她休息。
更新時間|2019.05.31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