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9.07.26 06:11 臺北時間

【通才的後勁1】費德勒vs老虎伍茲 殊異教養造就的兩種世界球王

費德勒曾有近六年時間,長期佔據世界網球男子單打排行第一位。(東方IC)
費德勒曾有近六年時間,長期佔據世界網球男子單打排行第一位。(東方IC)
費德勒雖然和他的第9座溫布頓金盃擦身而過,但與Djokovic的5盤拚戰卻讓球迷大呼過癮,全球的粉絲們恐怕也沒有人會懷疑,人稱「費爸」的費德勒明年仍將以38歲高齡,挑戰下一個球場高峰。
相較於奪冠的喬科維奇,今年的溫網決賽似乎反而是屈居第二的費德勒佔據了更多媒體版面。這一點,除了和費德勒親善的個性有關,更令大家好奇的是:這位年紀早已超過運動員巔峰時期的老將,為何能有綿綿不絕的「後勁」?
美國運動記者David Epstein在最近出版的新書《廣度:天分、練習和成功的真相》中,就以費德勒和老虎伍茲這兩位家喻戶曉的運動明星,來說明「通才」和「專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職業路線,以及背後的養成理念。
一如外界所熟知,老虎伍茲的童年和他在體壇的崛起,是典型的「運動神童」和刻意養成的案例。7個月大時,伍茲就拎著爸爸的推桿趴趴走;10個月大已懂得揮桿;2歲他就拿下10歲以下兒童高球比賽的冠軍,而他的父親從3歲就開始教導伍茲怎麼應付媒體,就彷彿他預見了伍茲站上球王寶座那一刻;而等到伍茲進入史丹佛大學時,老伍茲已經迫不及待的對外宣告:他的兒子將會是比甘地、曼德拉、佛祖還要更偉大的「天選之人」。
反觀費德的童年,卻幾乎是另一個極端。費德勒的母親雖是網球教練,但她拒絕教自己的兒子打球,因為她說:教他打球只會惹她生氣。
「他總是打一些奇奇怪怪的球給我,從不給我好好回擊,對一個媽媽來說實在很頭痛,」費德勒母親在受訪時說。
因此,費德勒的爸媽沒有替他預設任何路線,而是鼓勵他做任何他想做的運動。而小費德勒也來者不拒,只要是球類他都很愛:每到週末他會和父親打壁球,平常則是打籃球、踢足球,玩手球、桌球和羽毛球;另外他也不排斥球類以外的運動,曾經嚐試過摔角、滑雪、游泳、雪板等各類項目。
直到上了國中,費德勒才開始把較多時間花在網球上;有趣的是,當時他的父母不僅沒有重金禮聘教練,逼他閉門苦練,反而是勸告兒子「別對網球太認真」。
隨著球技增長,費德勒的教練曾一度讓他直升上更高階的青少年組別,沒想到費德勒又自請「降級」回到原來組別,因為對當時的他來說,打網球不光是為了打網球,更有趣的部份是練球後和同伴一起打屁,聊音樂、摔角和足球。
如果以老虎伍茲父親──「虎爸」厄爾的養成標準來看,費德勒的童年簡直是浪費時間、漫無目標,又一團糟;但事實證明,就在老虎伍茲邁入長期低潮同時,費德勒卻持續於網壇締造新的紀錄,有長達14年時間盤踞在世界排名前10位,去年更拿下了澳網冠軍,不斷改寫史上個人最多大滿貫金盃紀錄。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0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