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2019.09.11 05:58 臺北時間
【京華城重生6】總裁神操作 鐵工廠變商城再多賺百億

2017年初,京華城先後取得監察院及內政部共二項有利文件,第七度向北市府送件闖關,市長柯文哲認定應依法解決爭議,同年12月底,經都審會審議,終於讓爭論已久的京華城容積率塵埃落定,確定放寬至560%。
容積率392%的可開發樓地板面積約1萬9000多坪,560%則約2萬7000多坪,差了8000坪左右,加計公設則約有一萬坪,估計兩者相差的利益超過百億元。
京華城購物中心占地近5000坪,前身是唐榮鐵工廠,威京集團在1987年買進唐榮鐵工廠土地,1991年以捐地30%方式,市府才同意把地目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創下國內工業區變更商業區首例。
當時公告捐地前容積率392%,捐地後容積率560%,限定只能作為公共服務空間、國際購物中心、國際觀光旅館、辦公大樓、文化休閒設施、停車場共六種用途,無法蓋住宅。
1998年扁市府,增加要求回饋2.2億元,建造台北偶戲館,通過京華城整體開發容積率為678.91%(含附近土地及公園等,主體建物容積率為560%)。但後來郝龍斌市府不買單,京華城才會先後7度與台北市政府槓上,甚至組成自救會抗議。
更新時間|2020.04.17 07:14
鏡週刊訂閱制上線,讓有價的閱聽成就更多優質文章,並獻上無廣告的閱讀環境,讓您盡情享受15類會員專屬內容,誠摯邀請您
立即加入。
更多內容,歡迎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