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9.09.21 13:23 臺北時間

《返校》讀書會惹殺身之禍 名著經典被禁原因不可思議

電影《返校》中的師生因為讀書會,惹禍上身。(影一製作所提供)
電影《返校》中的師生因為讀書會,惹禍上身。(影一製作所提供)
電影《返校》編導徐漢強在根據同名電玩改編的過程裡,花了許多心思。原先電玩中出現一段泰戈爾的詩,電影版則發展成讀書會成員閱讀泰戈爾的詩集《飛鳥集》《父與子》《苦悶的象徵》等禁書。徐漢強說,在1960年代的白色恐怖氣氛下,許多書籍遭禁,現在想來都不可思議。
電玩「返校」中,有一張老師張明暉的照片,上面寫著「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徐漢強從這個線索,推敲想像,認為當年翠華中學的老師是為了讓下一代可以自由閱讀更多好書,所以才組讀書會。儘管《飛鳥集》《父與子》《苦悶的象徵》等都不涉及政治,但是當年被禁各有原因。
徐漢強表示,拍片前特別研究台灣1960年代的禁書書單,發現當時只要留在中國大陸的作家或翻譯者,都視為「附匪」,他們的書均列為禁書。泰戈爾是反對英國殖民政府的文學家,而《飛鳥集》有一個版本譯者鄭振鐸,是留在中國大陸的「附匪」譯者;廚川白村文學論集《苦悶的象徵》的魯迅譯本,即使魯迅已在1936年過世,仍不為當局所容,所以兩書都在禁書之列。電影裡以《世說新語》書封包裝的《父與子》,就算作者屠格涅夫是舊俄時代作家,在一片「反共抗俄」聲中,他的作品仍然被禁。
電影《返校》裡感人的泰戈爾詩句,印在手帕上,成為試映會的紀念品。(翻攝自電影《返校》臉書粉絲頁)
徐漢強也補充指出,電影裡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的歌曲〈雨夜花〉曾是禁歌,但在電影主要背景的1960年代還未被禁,所以把這首電玩中具代表性的歌放進去。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