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10.25 06:00 臺北時間

【語言S03E02】好好的人不當,幹麼當雞或是鳳凰? 語言中的「動物學」

人類喜歡用動物來比喻彼此,在政治的立場上的不同,也會影響人類比喻他人的方式哦!
人類喜歡用動物來比喻彼此,在政治的立場上的不同,也會影響人類比喻他人的方式哦!
好好玩系列知識型節目,全新一季節目從8/29(四)早上6:00開播啦!除了保有原有的老班底外,也加入了最新的《大腦好好玩》哦!週四為《哲學好好玩》與《大腦好好玩》隔週播出,週五為《心理學好好玩》與《語言好好玩》,都以全新面貌及更多元的形式播出,每天睜開眼睛、戴上耳機,就能把知識輕鬆帶上路。
「知識好好玩」系列也有自己的頻道囉!請搜尋「知識好好玩」並訂閱,就可以掌握我們最新的一集囉!
其實世界上只要有明確政黨對立或是議題衝突的地方,「去人化」的語言行為都很有可能會出現。除了那些被視為聖獸、用在讚美情境下的動物(如龍、鳳)以外,其他的動物很常變成「代罪宰羊」,被用來指稱他們不喜歡的人。去人化的行為雖然常見,但是許多社會學、政治學的研究都論及這種現象的危險性。比較沒有造成太大危害的情況下,去人化的語言行為可能會使雙方難以溝通、相互理解;剛剛的研究也發現具有去人話語言行為的人會越不願意接收跟對方有關的資訊。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去人化的語言行為實際上阻斷了雙方彼此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再嚴重點,去人化的語言行為甚至有可能導致雙方之間的爭執甚至嚴重對立。因此,在語言上負面地將對方去人化的語言行為,只有壞處沒有任何益處。

【語言S03E02】好好的人不當,幹麼當雞或是鳳凰? 語言中的「動物學」

上一集與特別嘉賓何萬順老師對談較為嚴肅的語言政策,這一集來談一點比較輕鬆的議題──語言裡的「動物學」!
節目需要特別感謝韓國瑜給了我們很多有趣的議題。韓國瑜日前受訪時用了「鳳凰都飛走了,進來一堆雞」一句來談論臺灣人才流失以及進駐外籍移工的現象。先暫不談論這句話是否涉及歧視,我們藉此談談日常生活的語言為何很常談到「動物」。
狡猾狐狸、柔弱兔子,那你有想過他們的心情嗎?
每個文化對於動物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有些動物在各文化有大致的看法與態度,如:「狐狸」狡猾、「兔子」柔弱易被欺負;但也有文化差異,像「兔子」因為只需一個月的孕程即可生子,且每次生子都可以有十隻,因此在日本文化被視為多子多孫多福氣的代表,甚至在京都的「岡崎神社」還以兔子為象徵,香火非常靈驗。
之所以各文化對動物們有不同的看法,有很多的可能性。有些著重於「外貌」,像「蝦子」因為有長鬚和彎彎的身體很像老人,所以在日本象徵「長壽」;有些和生活型態有關,像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可能就會不歡迎破壞農作物的動物;有些因為牠們的生命引發了人類自身的同情,像是臺灣老一輩的人不吃牛,不只是因為牛是當時耕作的重要夥伴,也是因為「牛懷胎將近十個月」和人類相當接近;有些和我們過去連結的記憶有關,像是臺灣文化「死貓掛樹頭、死狗放水流」的習俗,讓許多老一輩的人覺得貓是邪惡的動物。
若以臺灣自身的文化來看,我們可以把一些動物區分為具有較為正向情感的(虛擬的聖獸如:龍、麒麟、鳳凰,或實際的動物:牛、馬)、具有較為負面情感(如:狼、狐狸、豬、老鼠、蛇),以及一些有時正向有時負向的動物(如狗、老虎等)。這種對於動物的情感和態度有時有一定的道理,但更多在生物學上並不符合實情。像是一般認為好吃懶作、髒的豬,牠們的體脂肪可能只有15%;俗名「布榖鳥」的「杜鵑」在古代具有許多浪漫的傳說,因為傳說牠是杜宇(號望帝)的化身,每到春天就會「布榖、布穀」叫,提醒人們要記得播種,甚至叫到嘴都吐血了(因為牠們的嘴上有塊紅斑,古人認為是鮮血);甚至李商隱《錦瑟》那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更用美麗的詩句來歌詠。人們對「杜鵑」有美好的幻想和印象,但某些類別的杜鵑卻有「巢寄生」的習性,把蛋生在別人巢裡,杜鵑寶寶一生出來就把其他原有的鳥蛋給踢下樹。因此,人們對於動物的態度真的是一種與自我生活經驗相關的投射,而不真正代表這些動物真的有這樣的習性。
擬人化與擬物化的神奇世界
大致理解了人類看待動物的認知後,再進一步談談牠們與語言的關係。修辭學有一類稱為「轉化」,主要可以分成「擬人化」和「擬物化」。擬人化指的是原本非人類的生物或無生物被比擬成人類,像是《天線寶寶》的太陽、喬治‧歐威爾《動物農莊》裡的動物,都是把非人類的事物轉化為人類。擬人化因為賦予了他們行動、語言的能力,它具有活潑、生動、引起他人共感的優勢。日本大概是最喜歡擬人化的民族,動畫《工作細胞》把人體的細胞都擬人化,遊戲《艦隊Collection》把航空母艦、巡洋艦等化身為可愛的女生、《刀劍亂舞》把日本的名刀變成帥哥等等;這雖然是一種流行文化,但也是透過擬人化活潑生動的特色,讓人們對它們感到好奇。
「擬物化」又是另一種修辭,將人類比擬成非人類的生物,又或是無生命的物品。它可能是依照人的外貌、姿態去做比擬(像是梨子身形、蜜桃唇等),也可能是一種聯想。韓國瑜的「鳳凰」和「雞」的比喻,就可以算是一種擬物化。將人類擬物化時,先前提的動物意象就很重要了。對於動物的意象會影響這句話的語義。「鳳凰」是聖獸,具有高貴、稀有的正面印象,所以將人類比喻成鳳凰大部分都是好事;反之,「雞」雖然意象沒有太過負面,但與「鳳凰」相比之下就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這裡就有了評價上的落差。
在「存在鎖鏈」中上下移動的語言
上述這些討論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耳熟能詳,今天我們從認知語言學和一則有趣的政治學研究來談談這個現象。
在18世紀的神學概念中,世上所有的萬物都有其上下位階,上帝在最上層,以下分別是天使、人類、動物、植物,最後才是礦物,這概念被稱為「存在鎖鏈(The Great Chain of Being)」。鎖鏈的上下階層是固定的、不能任意移動;透過它的上下階層,也可以知道上層的事物崇高,下層的事物階層較低。後來認知語言學中的隱喻研究把這個術語借了過來,創了「Great Chain of Being Metaphor」,談論隱喻中以人類比喻動物,或是以動物比喻人類的現象。
根據這個隱喻,使用了擬人法(提升存在鎖鏈中的層級),這個被比擬的事物在說話者心中的階級其實是被提升的。舉例來說,作家駱以軍非常迷戀「石頭」;石頭在存在鎖鏈中是位於最底層的礦物,但他卻常用較為上層的比喻手法來形容壽山石,表現了對於石頭的熱愛。又如愛喝茶的蘇東坡在〈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詩中把茶比喻成「佳人」,說「從來佳茗似佳人」,甚至還詳細描寫「洗遍香肌粉未勻」等,就是將位於較低層的「茶」拉高到存在鎖鏈中的「人」的位階。
相反地,如果將較高的事物往低層拉(「擬物法」),通常比較具有負面的感受;因為對方在認知上的評價就被拉低了。我在研究平面廣告的時候,就很常發現設計者會把具有負面概念的人變成物品(以擴音喇叭來代表咶噪的人);而我們把人類比喻成動物很常也是一種拉低人評價的方式。
藍蛆或綠吱:為什麼好好的人不當?
這個現象可以套用在一個有趣的政治現象。臺灣人很常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一言不合、吵起來;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使用「擬物法」來稱呼對方,或是所謂的拉低存在鎖鏈的方式來貶低別人。像早期網路上綠營的人就會稱呼藍營的人為「藍蛆」或「蛆蛆」,可能是認為國民黨政府腐敗,且藍營支持者的行動力較為不足,也有人說是諷刺當時的總統馬英九是「區長」而導致;反之,藍營的人可能就會稱呼綠營的人為「綠吱」或「吱吱」,據說是起源自2006年紅衫軍倒扁時,有綠營支持者想要拆掉看板而爬了上去,就被嘲諷像猴子。再加上南部多台灣獮猴,民進黨支持者又多在南部,所以就用猴子的叫聲來稱呼他們。無論蛆蛆或吱吱,在對方陣營的人看起來他們已經被降格到低等、非人類的地位,就是一種用語言來表現他們的態度的方式。
2019年一篇刊在期刊《Political Behavior》的文章〈Party Animals? Extreme Partisan Polarization and Dehumanization〉,就是在談論這個現象。這裡的Party animal和阿信唱的《派對動物》不同,是在談論黨派之間的強力對立以及他們使用的「Dehumanization」去人化的語言行為。美國沒有藍綠,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對立也是相當明顯。文章的作者們花了四年的時間做了問卷及其他的實驗來探討這個現象,發現了「去人化」的語言使用,其實是用來區分自己群體和對方群體的一種標示方式;同袍、戰友會「更像人類」,而對方陣營的人則會「更不像人類」。
這裡所謂的「去人化」並不是像政治漫畫把民主黨人畫成驢子、把共和黨人畫成大象。因為驢子和大象都是他們政黨的標誌,而在圖象上使用只是為了更為方便、簡單而使用它們的象徵。這裡的去人化,是認知上降低對方在存在鎖鏈上的位階以貶低他人的方法,就像臺灣兩派政營互稱「綠吱」和「藍蛆」一樣。去人化的語言現象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但這篇研究提出了影響使用去人化語言行為的幾個重要關鍵。
舉例來說,去人化的語言行為最好預測的向度就是「情感兩極化」(affective polarization)。「情感兩極化」指的是:支持者們不但反對對立黨派的議題,甚至會讓他們在情感上越來越不喜歡對立黨派的人。過去在情感兩極化的研究上討論的是它們造成的後果(例如工作的選擇或是消費的行為);然而這篇研究更提到情感兩極化能夠預測去人化語言行為,尤其在具有強烈情感兩極化的人身上更為普遍。
此外,傾向威權性的人格(authoritarian)也常用這種語言行為。根據研究,權威性人格的人具有潛在的反民主及法西斯傾向,他們服從、崇敬權威,而且很常透過輕視他人方式來合理化自己的偏見。相較於具有流動世界觀(fluid worldview)的人,固定世界觀(fixed worldview)的人也比較常使用去人化來形容對方陣營的人。雖然兩個政黨都會使用這種語言行為,但又以共和黨的支持者較多。因此,具有上述這幾種特質的人──極度情感兩極化、傾向權威性人格、固定世界觀的人,容易為了減損對方「人」的特質而在語言表現上將對方去人化,把對方形容成進化程度較低的動物甚至物品。
其實世界上只要有明確政黨對立或是議題衝突的地方,「去人化」的語言行為都很有可能會出現。除了那些被視為聖獸、用在讚美情境下的動物(如龍、鳳)以外,其他的動物很常變成「代罪宰羊」,被用來指稱他們不喜歡的人。去人化的行為雖然常見,但是許多社會學、政治學的研究都論及這種現象的危險性。比較沒有造成太大危害的情況下,去人化的語言行為可能會使雙方難以溝通、相互理解;剛剛的研究也發現具有去人話語言行為的人會越不願意接收跟對方有關的資訊。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去人化的語言行為實際上阻斷了雙方彼此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再嚴重點,去人化的語言行為甚至有可能導致雙方之間的爭執甚至嚴重對立。因此,在語言上負面地將對方去人化的語言行為,只有壞處沒有任何益處。
最後做個總結。首先,每個文化對於動物的觀點與喜好可能和該文化的歷史、生活型態及認知相關;因此在不同語言的切換上要特別的小心。再來,我們提到了轉化修辭的兩種概念──「擬人法」和「擬物法」。人們心中對於世間萬物有一種階級的概念,人類在高位,動物次之,再來可能是植物和礦物;神學或是現在的認知隱喻理論,稱呼它為「存在鎖鏈」;當改變了原事物的階層,就代表原事物在說話者心目中的地位有了變化。在一些文學或無害的場合上使用「去人化」或「擬物法」有時候可能是一種趣味或浪漫;然而在政治或是對立的角度就是在認知上貶低對方的作法,不但不有趣,甚至可能破壞雙方溝通的可能性。所以未來在使用這些言語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如果自己或身邊的人情緒太過激動而使用了「去人化」來形容他人時,千萬要小心哦!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byebye!

聽「知識好好玩」聲音頻道

「知識好好玩」於每週四、五播出,讓大家每天睜開眼睛、戴上耳機,就能把知識輕鬆帶上路!週四為《哲學好好玩》、《大腦好好玩》隔週播出,週五為《心理學好好玩》、《語言好好玩》。請搜尋「知識好好玩」並訂閱,就可以掌握我們最新的一集囉!

🕺想聽更多聲音節目?

2019年十月鏡週刊推出全新語音網站《鏡好聽》,內有更多新頻道「記者手札」、「新聞幕後,記者說」、「知識好好玩」、「鏡文學」、「鏡文化為你朗讀」,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最多獨家更新內容只在:https://voice.mirrormedia.mg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2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