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12.27 21:07 臺北時間

察覺其他星球有生物存在──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決審報告

鏡週刊創意總監董成瑜(中)主持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決審會議。
鏡週刊創意總監董成瑜(中)主持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決審會議。
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決審會議於12月17日舉行,共選出【華文創作類】10本、【翻譯類】10本,共20本年度好書。本文由書評委員盧郁佳、陳栢青聯合撰寫,對這一年書籍出版與閱讀的觀察與決審會議側記。
鏡文化「年度好書」的評選進入第3年了。衡量一座島的文化、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和人民知識水平,出版是一個準繩。之於書市與閱讀情形,選書反映出什麼指標?閱讀與社會有何連結?此際書評又負擔什麼責任?評審們於會議初始便各自描述對今年度書市之觀察與對書評的想法。
黃宗潔以台灣書店的空間陳設概括本年度出版:「以指標性的大型書店為例,以前走進該空間,左邊書區是文學小說、右邊書區是人文社科,後面是樂活、心理勵志之類;但現在一走進該書店,放眼望去就是樂活樂活,似乎大家都活得很痛苦,所以很需要樂活。」書店動線暗寫銷售排行榜曲線,於是生活類、心理勵志類成為暢銷大宗,人需要寄託,又想要實用。那文學與人文學科的位置又在書店與人們意識範圍的何處呢?
陳栢青則用「聲音」描述此際書市的狀況。他引述《痛苦可以分享嗎?》一書:「哭訴痛苦的,叫做聲音。能把痛苦傳達的,才是語言。」而陳栢青挪用這觀念:「島嶼上空有無數觀念與故事的幽靈在盤旋,創作者敏銳發現社會需要什麼,他們把它寫出來,那是一個又一個聲音。」他以為台灣書市有許多「聲音」,有許多很棒的書,但這個社會沒有對丟出的聲音給予回應。文化工業有多個環節出現缺漏,但這正是書評可以去做,也必須做的。「我們該去尋找聲音,回應它,尋找脈絡,構築對話。形成敘述,變成知識。」
鏡文化書評委員:黃宗潔(左上)、廖偉棠(右上)、陳栢青(左下)、盧郁佳(右下)。
另一個評審皆同意的觀察是,「好書獎和書評帶動閱讀的效應明顯衰退。」,黃宗潔自述體驗,大型年度書獎選出作品後,過往會被陳列於書店明顯位置,但今年他前往書店詢問一本剛入選指標性年度好書的書目,店員甚至必須進入倉庫尋找。「書對一般讀者意義為何?是否生活沒有餘暇,沒空看書、理解書,不需要書了。但又不是這樣,書出版的速度更快,甚至讀者來不及知道可能就被淹沒了,需要一些指引。加上現在對訊息的接收常常更急迫與快速,沒有耐性去消化,所以書評作為媒介者的角色,其實是更重要的。」
同樣回應此議題,陳栢青提出一點是,台灣年初有一波小小的班雅明風潮。大書重磅出擊、舊書重出、雜誌出現專題。但以前會有個觀念是,「市場上有什麼,就代表人們欠缺什麼。但此刻這樣的論述似乎需要修正,」他以為這可以實際觀察本年度各標誌性圖書獎項、媒體選書和暢銷榜。人們會發現重疊甚少,似乎根本沒有欠缺的問題,大家都自給自足。「小小島上的我們像活在不同的世界」,這座島非常分裂,小眾閱讀的形成,大家都在自己玩自己。當然這其中的一個優點是,作為創作者或出版人「我們似乎只要顧好自己的守備範圍就好」。但作為一個「察覺其他星球有生物存在」的探險者、「應該向宇宙的終極邊疆和人類未知之處探索」,書評有一個功能是,「傳達聲音」,溝通不同群體。
之於出版現象而言,盧郁佳特別提及本年度科普翻譯書的大躍進。「過去《觀鳥大年》寫一整年的瘋狂觀鳥競賽已經夠猛,沒想到今年《聽一整塊大陸唱歌》更狂,可以把無數鳥鳴裝進一本書裡。用QR Code表現。《變身野獸:不當人類的生存練習》模仿野獸生態來想像牠們的感官,已經很野,不料今年《章魚的內心世界》更Crazy,採訪飼養者並深入水族的心理、情緒,開創性無可限量。」他贊許的,首先是書寫者,也是發現這些書並將它們引入台灣的編輯們,他們拓寬了題材和書寫範式。開啟更多可能。
當然,選書作為一種紀年,確實反應時代。評審之一的廖偉棠特別提及2019年不只之於台灣,之於香港也至為關鍵。「2019年之於香港,像是另一個1949年。如果這時要寫一本書描述2019年的香港,就會出現《大江大海二○一九》」,所以鏡文化書評會選出《班雅明與他的時代:流浪‧孤寂‧逃亡》,人在書中尋找自己。人們感到那本書在對你說話,這時會很能明白班雅明和同代人,「要怎樣用文字處理跟時代的關係,還要面對你跟你的語言的關係。而你的語言可能被極權汙染了。」,也會出現像是《林肯在中陰》,去看「美國黑暗的部分是如何怎麼撐起美國夢」,這也呼應了國際時局。
此至於大,當然也有貼著地的,像《大裂》《明朝》裡面書寫的小人物,他特別提及胡遷是從大時代隱匿下來的人。而廖偉棠的期許是「我們作為閱讀者,應該與書店的營運人員、產業的推手逆其道而行,去尋找那些無法發出宏大聲音的人。」

選書範圍與方式

鏡文化「年度好書」的評選範圍以「人文」與「社科」類書籍為主,凡於2018年10月底至2019年11月上旬以前所出版之相關書籍均為可選擇對象。運作方式為每個月由4名選書人各自選出一本書進行評論,而以3個月為一季,又各列出至少3本書作為該季「評者之選」。如此運作12個月,每本入選的書均擁有2,500字以上的書評,縱然列名「評者之選」,也會有300到千字的短評。這些書便組成「年度好書」的初選陣容,書評委員於複審時於這份初選書單上圈選,而後於決審會議上進行最後交鋒。

【華文創作類】年度好書決審過程

對年度好書初選名單的一個觀察是,初複選名單中出現許多近年離世的作家。包括李維菁(《人魚紀》)、顧德莎(《說吧。記憶 》《我佇黃昏的水邊等你》)、胡遷(《大裂:胡遷中短篇小說集》《遠處的拉莫》《牛蛙》)和劉宸君(《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他們有些人於今年離開,有些人則於2019年用作品告訴我們他們的存在。這可以解釋為,「鏡文化書評」透過選書的方式,標記2019年此刻發生什麼,並用選書告訴人們,這些人應該被記住。
針對此次年度好書華文創作類詩的缺席,廖偉棠特別做出說明。他以為台灣詩集佳作迭出。在質與量上都是驚人的。「好詩非常多,但是想找一本代表今年台灣的詩集,非常壓倒性、震耳欲聾的,就差那麼臨門一腳。」他提及詩人鴻鴻、夏宇今年皆有作品出版,「但這批詩集之於他們而言是正常發揮」,作為「和昨日的自我進行對決」,他更希望前輩能對自我進行再超越。廖偉棠反而認為自己在幾位年輕詩人身上得到更多驚喜。他舉出如曹馭博(《我害怕屋瓦》),楊智傑(《小寧》《野狗與青空》),或馬翊航(《細軟》)等,他以為這群年輕詩人進入視野非常重要:「他們的語言敏感度,把大題材化硬為軟、進入自己的生命中,那種能力已經非常純熟,可能就等那麼一個機會。像香港詩壇,這幾年的壓迫感對詩有好處,一群人已經有了很好的準備,碰上了大時代,把他們逼出來了,可以施展身手。」
於第一輪投票中,《苦雨之地》《人魚紀》《大裂:胡遷中短篇小說集》《我所告訴你關於山的一切》皆高票入選。
必須特別記上一筆的是,環繞這一批高票作品,評審討論的卻是「完成度」問題。廖偉棠認為《人魚紀》還未完成,沒來得及修訂,「但這帶有我們的情感色彩在裡面。」
而針對劉宸君《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盧郁佳以為作者劉宸君的朋友和編輯花費了極大心力去整理遺物中的斷簡殘篇,承擔這不可能的艱鉅任務,都因為受她文筆的恍惚、絕美所感動。「此書像藝術家黃子欽將童年發黃舊照片、生鏽陀螺老玩具封在冰塊般的透明方磚中,因為凍結封閉,而只能遠遠觀賞、無法碰觸、理解、建構意義和故事。或像納博可夫的筆記,以手寫稿照相出版,讀者並非讀書,而是撫觸筆跡,視《我所告訴你關於山的一切》為一種記憶物件。」但盧郁佳同時也為書裡頭的編排感到困惑,有些篇章裡概念出現重疊。他提出,作者如果活著,他是否會精煉之並做出不一樣的選擇?黃宗潔表示認同:「書中殘篇若是往後醞釀成熟,作者自己可能會刪除、篩選一些習作,不讓它面世。而今天卻被當成紀念的標本物件挖掘出來,即使習作不成熟,讀者會因為紀念作者而包容這種不成熟。但如果劉宸君有時間釀成非常好的作品,或許才是她想要的公正評價。」

華文創作類第二輪投票

進入第二輪投票。陳栢青為《泥地漬虹:女同志X務農X成家》拉票,認為當人們以為同志光鮮亮麗,是《慾望城市》《魯保羅扮裝皇后生死鬥》,《泥地漬虹》卻寫女同志跑到鄉下種田。泥巴、指甲都是汙垢。當2019年大家歡慶同志婚姻平權通過,《泥地漬虹》卻告訴大家,是,他和伴侶實驗過婚姻和家庭,但那卻是失敗的。作者陳怡如不但敏銳地抓到社會的聲音,也總是甘冒大不韙,可以預想在這10年內,就主題、內容的前進和深入程度,這本書恐怕沒有其他作品可以超越。
黃宗潔與廖偉棠則就《朱令的四十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毒殺疑案》進行多方討論,蓋因為有評審以為作者李佳佳原本是理性的批判者,維權多年,但遇到反送中議題,卻選擇站在極權一邊,為警察和政權辯護。但回歸書本身,朱令一案確實需要一本書去批判、總結,此案不只事關個人的,而且可從中看出整個中國互聯網的博弈,怎樣跟公權力交易,尋找縫隙切入。這問題體現出一個辯詰是,作為年度好書評選,鏡該選出的,是一本書,還是這本書輻射圍繞的一切?
此外再有張亦絢《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盧郁佳和陳栢青皆為其背書,盧郁佳妙喻是書「書中是一具身體上有3個腦袋在互相辯證,只要當中一個表達任何獨見創獲的觀察,立刻會跑出一個糾察隊來找碴反駁。最後再有一個和事佬出來打圓場……」,陳栢青指出書中的辯證性是2019華文創作中少見,張亦絢的創作思維也是這些年來整個台灣創作圈少有。以上書籍皆於第二階段入選。
第三輪投票則聚焦於《明朝》《無父之城》的入選。爭議焦點在二書皆為鏡文學出版,鏡文化書評委員是否該避嫌?但若相較於二書作者於創作上的付出和藝術範疇之成就,只因為出版社就迴避,是否等同變相懲罰作者?是以最後評審以為該給他們公平的機會進入票選中。
隨著董啟章《命子》進入票選,【華文創作類】年度好書書單於焉出爐:
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華文創作類】

【翻譯類】年度好書決審過程

相較於華文類的雜音較少,翻譯類進入漫長的討論。票數的分歧拉長整體會議時間。與華文類相反,翻譯類的非虛構類選書遠超創作。這也是一個議題。黃宗潔就現象來論,他以為翻譯書各種視野的開展非常驚人,而「華文寫作的特色是議題性很強,文學、非文學都是如此,會比較急著回應當下的焦慮。」那當然也涉及出版市場和行銷上,凸顯議題會有一個明確的焦點,但實際而言,議題是否夠深入?以及,如果對議題的焦慮無法喚起讀者共鳴,這樣的議題性最後會不會只是以問題的形式存在?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比較好的非虛構翻譯書,它的議題性是內化在裡面的。」他舉本次選書的《隱形的奧義》為例,是書由文學、童話、神話寫起,乍看不那麼「議題」,「但作者寫著寫著,讀者會發現那關懷是內化的。」黃宗潔認為「寫作不是一直振筆疾呼、要大家看看這個議題;而是把所關心的議題,變成一個內化在裡面的價值。這樣華文寫作的視域才能打得更開。」
此外,翻譯類選書的最終結果也足以表現本年度台灣的視野與出版特殊性。例如針對《重返天安門》一書,廖偉棠表示,天安門事件滿30週年,他本想2019年會有更多關於天安門事件的著作面世,沒想到卻就這麼一兩本,「以為時間會平反一切,沒想到時間會掩蓋一切。」所以,書必須作為一種記憶存在。而黃宗潔認為《重返天安門》在中國肯定被禁,只有台灣能出版,意義重大。
此外則是脈絡化。也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問題。例如黃宗潔認為《卡塔莉娜》一書非常好,但其導論中闡述諸多理論恐怕對一般讀者造成難度,有較高的入門檻。廖偉棠亦認為此書很重要,是書足以令讀者思索:「用倫理社會的標準把非理性者、弱勢者排斥在公眾言說以外」其實是不公平的。陳栢青同意,但也承認一開始是無法進去的。因為自己並沒有相關議題的教養。但反而是透過本次選書中另外一本社會學論述《痛苦可以分享嗎?》作入門,忽然得以進入《卡塔莉娜》一書中。那也凸顯鏡選書的責任所在,書確實可以開啟視野,啟迪人心,讓人們理解另一個族群。
翻譯類決審過程也點出閱讀作為一種「發現的樂趣」所在。不同人看同一本書,會體現出完全不同的切入點。例如《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一書,廖偉棠論述該書種種好處,也提及是書展示「人怎樣在喧嘩中浮起,又沉下去,在大時代壓迫下人如何選擇」,明顯有指涉意味。黃宗潔指出,這書如果廖偉棠沒選,可能不會受到注意。而他首先注意到的是作者取樣田調的視野,該書作者聆聽尤金‧史密斯生前留下的錄音帶,「聽錄音帶猜這個人是誰,然後去找他,訪問他,書寫他。這根本就是偵探所為。」相較此,陳栢青聚焦的是該書的書寫技術。他以為書中每一篇都像短篇小說,技巧沒有重複,小說家可以由這本傳記學到更多。評審各有出發點,從一本書中得到截然不同的樂趣。那讓一本書不只以「議題」方式存在,他有自己的生命。
而會議中重要的片刻,是屬於那些未能入選最終名單的。但它們激發的辯論與背後代表的訴求也極為重要。如盧郁佳極力為《裏面日本風俗業界現場》拉票,他以為該書發現性行業是女性貧窮化的中繼站,「書中單親媽媽帶著嬰幼兒無法上班,只能到應召站工作。至少職場可以托嬰,還提供免費尿布,原來經營合理的應召站可負起社會企業支援弱勢的機能。」是書其實是打開性行業遊走法律邊緣的黑箱。
又例如黃宗潔重視《逆轉恨意》一書。他提出正因為在網路社會,人們容易簡化別人的立場,這本書用好讀的方式來大家去思考「仇恨」從何而來?在憤怒與恨意中,他人為何?自身的位置為何?這在當代社會是重要的議題。
幾經爭辯與協商,最後評審選出【翻譯類年度好書為:
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翻譯類】

本文作者─盧郁佳

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本文作者─陳栢青

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四十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另著有散文集《Mr. Adult 大人先生》(寶瓶文化)。

按讚加入《鏡文化》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貼文動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