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0.01.24 06:03 臺北時間

【愛的各自表述(下)】難以翻譯的外國語

由各個語言中代表「歡迎」的單詞所組成的心形圖案。(網路截圖:pixabay)
由各個語言中代表「歡迎」的單詞所組成的心形圖案。(網路截圖:pixabay)
這篇發表在 《科學》期刊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建構了同詞化(colexified)情緒概念的網絡,並在各個語言和語系間做比較。他們發現,在翻譯字典裡被視為相對等的字詞,在不同語言裡表達的概念可能有不少微妙的差異。
舉例來說,在南島語系裡,英語的surprise的對應字和「驚恐」有關,而在東南亞和中國西南的壯侗語族裡,surprise的對應字則連結到「希望」「想欲」的概念。
英語“anxiety” (焦慮)在印歐語系裡與「憤怒」的情緒有密切關係,不過在南亞語系裡則和「悲傷」或「遺憾」較相關。而“pride”(驕傲)的概念在不同文化裡也有著正面和負面情緒。
這個研究發現,有相類似同詞化的語系多半有地理上的毗鄰性,或許這些字詞概念上的相似或差異與過往貿易、武力征服和移民相關。
不過研究也顯示了語言的一些普遍原則。他們發現所有語言都會把對經驗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區分開來,也會區分這些情緒是否牽涉高度或低度的喚醒(low or high levels of arousal)。
舉例來說,幾乎所有語言都有區分「sad(悲傷)」(低度喚醒)和「angry(憤怒)」(高度喚醒)兩種情緒的詞彙,同時,幾乎所有語言也不會用同樣詞彙表達「happy(快樂)」(愉快經驗)和「regret(遺憾)」(不愉快經驗)的情緒。
這似乎印證了某些基本情緒是根深蒂固內建在哺乳類動物大腦的這種觀點。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傑克森(Joshua Jackson)說:「情緒有一些基本的組成部分,而幾千年來人類在文化裡從這些組成部分逐步搭造支架,」「我們為這些情緒命名的方式、和我們溝通情緒的方式,是這個過程的重要部分。這也是我們今日表達情緒的詞彙如此繁多的原因。」
以下是Chris Guillebeau從Ella Frances Sanders暢銷繪本《Lost in Translation》所收集,難以轉譯、在別的語言無可言喻的情緒字詞:
tiam(波斯語):與某人初次見面時眼中閃爍的光芒。
forelsket(挪威語):初墜入愛河時難以形容的美好。
nunchi(韓語,눈치):察言觀色,觀察微妙氣氛而不致引起注意的藝術。
wabi-sabi(日語,侘寂):發現不完美之中的美好。
參考資料:AFP,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