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0.01.19 13:24 臺北時間

電影市場被美法占據 最有名的瑞士導演竟是高達!

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擁有雙重國籍,他在巴黎出生,父母都是瑞士人。(翻攝自thefilmstage.com)
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擁有雙重國籍,他在巴黎出生,父母都是瑞士人。(翻攝自thefilmstage.com)
「瑞士電影的特色是什麼?」「高達是瑞士或法國導演?」「語言分散會影響電影創作嗎?」金馬影展與瑞士電影中心合作規劃專題,邀請三位瑞士導演出席「當代瑞士電影講座」,以自身經驗分享對瑞士電影的印象,以及身為瑞士導演的創作甘苦。
他們分別是以《打烊時刻》(Closing Time)獲盧卡諾影展評審特別獎的妮可富格勒(Nicole Vogele),以《我的成長G事》(Madame)獲馬德里影展評審團大獎的史蒂芬瑞道瑟(Stephane Riethauser),以及《地平線上.炙熱之夏》(Beyond the Horizon)的導演黛爾芬羅里賽(Delphine Lehericey)。
談到瑞士電影,三人不約而同表示,小時候對瑞士電影幾乎沒有印象。來自瑞士法語區的史蒂芬就說:「成長過程中只有法國片與美國片,幾乎沒有瑞士電影。就算有『瑞士德語電影』,也很少在法語區放映。」因此在他認知裡,瑞士電影根本不存在。
《打烊時刻》導演妮可也附和道:「青少年時期以前對瑞士電影都沒什麼印象,直到二十幾歲才從紀錄片接觸瑞士電影。」劇場導演出身的黛爾芬羅里則透露,印象最深的瑞士導演就是《斷了氣》的高達(Jean-Luc Godard),但大部分人都視他為法國人。
史蒂芬坦言,他還真的認定高達是法國人,雖然他知道實際上高達擁有法國和瑞士雙重國籍(高達在巴黎出生,父母都是瑞士人)。
金馬國際影展推出「聚焦瑞士」單元,妮可富格勒(中)與史蒂芬瑞道瑟(左)和戴爾芬羅里賽(右)出席電影講座,並於會後合影。(金馬執委會提供)
瑞士有四種語言,三個主要地區,不同語言和文化,電影市場分歧狹小,成為電影工作者的困境。比方因規模小,在瑞士不太可能拍大型製作案,而且除了蘇黎士,經紀人制度在瑞士並不合法,因此史蒂芬拍法語片、要去巴黎才找得到演員。偏偏為申請瑞士補助,必須符合對演員比例的要求,讓他大費周章。
此外,瑞士德語區有400萬人,但瑞士德語只有口說、沒有書寫文字,對編劇是很艱難的工作條件,演員也比較辛苦。
至於瑞士電影的特色,史蒂芬表示,沒有明確的特質和定義。他認為電影工作者要開放心胸,不要太拘泥在瑞士元素或議題,也不要因為拿國家補助拍片就侷限了創作自由,而是要接納不同聲音。對此妮可和黛爾芬也贊同:「瑞士電影不一定要出現牛奶或巧克力,應該更具普世性、關心人的存在,就能匯聚至歐洲電影的傳統之中。」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