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0.01.10 06:14 臺北時間

【中東影武者(四)】趕走美軍 他讓伊拉克成了伊朗的殖民地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主持蘇萊曼尼的喪禮。(網路截圖:wikiwand)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主持蘇萊曼尼的喪禮。(網路截圖:wikiwand)
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遭美軍刺殺。事實上,伊朗與美國最大的利益衝突正是在伊拉克。美軍推翻海珊政權之後,伊拉克歷任政府都必須看美國和伊朗的臉色行事。有官員甚至形容,蘇萊曼尼是「全伊拉克最有權力的人」。
海珊垮台之後,柯洛克被派到巴格達組織臨時政府。他知道伊拉克的什葉派領袖頻頻往返德黑蘭協商,就取得了和蘇萊曼尼間接聯繫的機會。柯洛克把幾個什葉派可能的領導人選交給了蘇萊曼尼,雙方對人選進行了篩選。柯洛克最後排除了幾個蘇萊曼尼最不喜歡的人。他說,「執政委員會(伊拉克的臨時政府)的組成,基本上是德黑蘭和華盛頓協商的結果。」
2010年年底,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傑弗瑞(James Jeffrey)和駐伊拉克美軍最高指揮官奧斯丁(Lloyd Austin)發表聲明恭賀伊拉克人民,在歷經九個月難產之後,終於由總理馬利基(Nuri al-Maliki)籌組了新政府。當時美國仍駐紮了超過十萬部隊在伊拉克,伊拉克新政府的組成攸關美軍能否繼續駐軍。這份聲明寫著:「我們期待與新聯合政府合作,進一步推展民主伊拉克的共同願景。」
不過美國這份聲明沒有提到的是,促成這次籌組政府協商的不是他們兩人,而是蘇萊曼尼。據多位伊拉克與西方官員說法,蘇萊曼尼花了幾個月邀請了多位什葉派與庫德族領袖和他會面,取得了他們的承諾,支持他心目中的理想人選馬利基。
這項安排牽扯到複雜的利害關係:馬利基和敘利亞的阿薩德總統素來不睦,蘇萊曼尼安排兩方協議,合作條件是興建一條從伊拉克通往敘利亞的油管。為了拉攏什葉派教長薩德(Moqtada al-Sadr)的民兵派系,蘇萊曼尼也同意安排薩德的人馬進入政府部會。
最重要的是,蘇萊曼尼向伊拉克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必須讓與伊朗長期友好的塔拉巴尼(Jalal Talabani)出任伊拉克總統,二是馬利基和他聯合政府必須堅持美軍撤出伊拉克。一名前伊拉克官員在《紐約客》的訪問裡說:「蘇萊曼尼說:不要美國人。於是,十年的關係盡付流水。」
據伊拉克官員的說法,傑弗瑞在發表道賀聲明時就已經知道蘇萊曼尼要把美軍掃地出門,但這實在過於尷尬,以致他不願公開承認。當時在伊拉克國會擁有最多席次的政黨領袖阿拉威(Ayad Allawi)事後透露,如果美國願意支持他,他就有辦法組成聯合政府。但是美國卻放棄他而選了馬利基,原因是美國擔心他當總理會搞砸和伊朗的關係。雖然美國想在伊拉克繼續駐軍,但是不希望因駐軍而牽扯更多問題。他說:「美國人離開,把這國家交給了伊朗人。如今伊拉克成了失敗的國家,成了伊朗的殖民地。」

伊拉克暗助伊朗 躲避西方禁運制裁

為了報答蘇萊曼尼讓他當上總理,馬利基提供伊朗不少好處,雖然他對蘇萊曼尼的頤指氣使有不少抱怨。據美國情報官員的說法,伊拉克政府主導了一系列計畫,暗助伊朗躲避西方的禁運制裁。伊朗的代理人會固定使用伊拉克的銀行系統來進行外匯交易,大賣伊拉克幣套取利益。一名伊拉克企業家說:「銀行若敢拒絕,政府就會讓它關門大吉。」
另外一個伊朗主要金錢來源則是石油,官員們說在馬利基時代,伊拉克政府固定每天會另外撥出20萬桶原油,並將收入交給蘇萊曼尼。如此一來,伊朗的聖城軍就不會因西方的制裁而面臨經濟壓力。換句話說,蘇萊曼尼甚至不需要伊朗政府的經費,就可以執行他的任務。
蘇萊曼尼在伊拉克的操控手法包括收買官員,提供報紙和電視媒體的補助,必要時再加上恫嚇的手段。政壇幾乎沒有人能脫離他的控制,「我沒看到有哪一個什葉派政黨不跟蘇萊曼尼拿錢。」 「毫無疑問,他是伊拉克最有權力的人。」
參考資料:New Yorker, Atlantic, Al Jazeera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