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0.05.10 06:48 臺北時間

【藝術拯救荒島(下)】沒有藝術 我就活不下去了--直島計畫推手秋元雄史

東京藝大美術系畢業的秋元雄史熱愛現代藝術,他說,直島經驗也是他個人生命中的救贖。
東京藝大美術系畢業的秋元雄史熱愛現代藝術,他說,直島經驗也是他個人生命中的救贖。
日本直島透過藝術帶動地方創生的精神,也延伸至瀨戶內海其他小島,進而演變成聞名全球、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屢屢創造出超過百億日圓的經濟效益。
原本和現代藝術毫無瓜葛、地處偏僻的直島,因為某個意外的契機,凋零的島嶼逐漸改頭換面,重新活了起來,也吸引許多文青與熱愛藝術的人士前來一探究竟,島上老人家與觀光客互動越來越多,自願擔任志工負責導覽,越來越有活力、自信、快樂。
秋元雄史在台三線浪漫藝術季大師講堂上,還提到一個讓地方人士津津樂道的實例:一位年逾80的老先生,多次接待一名不到30歲的女子參觀直島,兩人不但談起了爺孫戀,最後還步入禮堂。
而對於秋元雄史個人來說,直島經驗占據他生命近四分之 一,那段經歷,也是他個人的救贖。
以下是專訪秋元雄史的內容摘要第二部分:
問:對於直島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一般熟知的多半是2010年起擔任藝術總監的北川富朗,事實上您從一開始便參與了直島計畫,並紮下良好基礎,您在《直島誕生》書中說,一路上其實跌跌撞撞、挫折不少,您是憑藉著什麼信念撐下來的?
答:(仰頭大笑)書上寫得很艱辛,但過程其實很有趣。我不是什麼樂觀的人,我也有悲觀的時候。我覺得讓自己幸福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每次看到和藝術祭相關的人,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很快樂,島民和其他工作人員也覺得藝術祭很有意義,我反而是看到他們這樣,就會特別有幹勁,可以繼續堅持下去。如果只是為了自己,可能就不會這樣堅持了。
我在那裡只參與了15年嘛,但(2006年)我離開之後,其他參與者無論是福武先生、還是安藤先生也好等等專業人士將這個計畫持續下去。我非常幸運曾是這個計劃的一員,參與過這個案子。

在漫長歲月中被銅冶煉廠破壞的工業區域,當時誰也不相信直島會變成藝術與文化之島。
秋元雄史說,在地方辦展覽,必須得到居民的認同,並且要「讓島民能成為主角」。圖為去年底他參訪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問:您在過程中特別強調地方民眾的親身參與,當初您怎麼說服當地民眾,讓他們從排斥到接納,後來甚至熱情參與?
答:和在美術館辦展、只需專注於作品不同,在一個地方辦這樣的展覽必須得到居民的認同,如果沒有得到他們的認同,他們不覺得有趣的話,其實根本辦不下去,所以我們在做的過程中一直追求的是可以拿出「讓島民能成為主角」的藝術創作。
如果島民無法理解,就努力溝通,得到他們的理解,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沒有這樣需要和居民們溝通過程的作品,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美術館看到的作品。
問: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納理解現代藝術,尤其直島人口多半是高齡人士?
答:剛才提到島民會有不了解現代藝術的情況,我們如果硬要他們了解現代藝術,其實他們還是不會懂的。但是相反地,我們在做「家計畫」的時候,我們也不大熟悉當地的歷史人文,都要透過島民告訴我們。我們透過這樣互相學習、平等的交流之後,他們就會懂了呢!(笑)

「家計畫」

「家計畫」從1989年開始推動,是把直島上老民宅改造為藝廊的計畫,觀光客走進這些充滿在地歷史人文的古民宅,和居民直接互動

問:直島似乎是由國外紅回日本,是先由外國人炒熱?
答:(笑)是啊, 日本人覺得這些風景太平常了,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的;那些老鼠色澤的房子、街景每天都在看,是生活的一部份,有什麼特別的?
很有趣的是,好像只要有一個人說這邊很好,大家就會慢慢覺得這邊不錯。有一個例子是,有人去直島看展,直島那邊的婆婆看到有人來,就覺得,咦,為什麼有人來?難得放假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來直島?是不是走錯了?為什麼要來?
婆婆說這裡真的什麼都沒有啊,後來她就知道,喔這邊有藝術展,大家會來看。漸漸地,其他居民、爺爺奶奶奶就都知道了,大家也會聊這個話題,也開始會解釋自己家鄉的歷史等等。
問:您提到在邀請藝術家前往直島進行創作時,一定都是邀請一流的、活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而且請他們在當地製作出最傑出的作品。為何有這樣的自信?
答:雖然一直以來很多人說現代藝術做不了什麼,但我覺得不是這樣。我自己就是一直被現代藝術所救贖的人,因此我也想透過現代藝術把藝術的美好傳達給大家。
秋元雄史說,在地方辦展覽,必須思考如何和小鎮的歷史人文和自然風景結合。
問:您真的熱愛現代藝術,有何特別理由嗎?
答:對我的人生來說,現代藝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人生不是只有吃飯,也有很多開心的事、難過的事。透過藝術,能夠滿足身心,還可以獲得一些救贖。我如果沒有這些藝術,我就活不下去了。
倍樂生的其他員工,像是部長什麼的,都是很成功的商人,對我們這些在做現代藝術的人都嗤之以鼻呢!對這些人生勝利組來說,人生沒有很多困難,他們不需要現代藝術。
(笑)很有趣的是,那些人生在正軌走到一半脫軌,開始做一些可能比較不重要或不喜歡的工作時,回頭反省人生,開始探究自己的生命,反而是這些人會想去直島呢!

在從前被認為毫無價值的東西中發掘出價值,甚至將其推上最前線創造出新的價值,這也是直島能獲得外國讚賞的關鍵。無論哪裡都未曾存在的美與文化的價值,正是從直島被創造出來的。海外的文化人所推崇的就是這份原創性與創意。
問:您當初會離開直島,是因為不贊成把改造直島的經驗直接複製到其他瀨戶內海的小島?
答:我一開始擔心的是,在有人居住的島上,而不是在美術館做展覽,應該要多花一些時間了解那個地方,就像直島也是累積了好多年,這樣的累積是非常踏實的。我不認為別的地方也可以用一模一樣的套路去做。
直島的指標藝術品之一--草間彌生的黃南瓜,是秋元雄史2001年企劃展覽的成果之一。(東方IC)
但現在看到藝術祭規模越來越大,擴散到其他島嶼,我覺得福武總一郎先生和北川富朗先生的決斷非常好,北川先生是非常優秀的藝術總監,可以掌控這樣大的規模。我真的覺得他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
問:您在直島15年,幾乎占您生命的四分之一,那段經歷對您的意義是?
答:那段時間我更了解美術是什麼,有這15年才有現在的我,有直島經驗才讓我能繼續接下來的所有工作,是很重要的一段時期。
問:您擔任金澤美術館長期間,2015年曾創下一年內250萬人次造訪的紀錄,是當年度日本所有當代美術館最高,怎麼辦到的?
答:金澤的經驗和直島不太一樣,是美術館,很重要的原因,是當地的傳統文化 ,老街等都還保留,突然有一個新的現代美術館在這裡,形成鮮明對比,這點很有趣,導致美術館變得非常有名。
果然就是要做出別的地方看不到、並具有原創性的東西,這很重要呢!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