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0.04.06 07:26 臺北時間

【中國疫情】外國人不戴口罩掀起排外怒火 中國憂慮疫情倒灌

中國嚴防境外移入的第二波疫情,東西方對戴口罩觀念的差異引發排外疑慮。(東方IC)
中國嚴防境外移入的第二波疫情,東西方對戴口罩觀念的差異引發排外疑慮。(東方IC)
歐美疫情成災,中國如今擔心境外輸入的病毒引發第二波的疫情。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居住在中國和香港的外籍人士如今也感受到歧視的壓力。
香港的蘭桂坊,在疫情肆虐的時節,多數酒館關門,街頭冷清。一位坐在戶外餐桌,喝著紅酒的德國人吸引了香港當地電視台記者的注意。
這個名叫法蘭克的外國人,受訪時堅持要把口罩帶上,擔心自己不戴口罩上鏡頭,會引來「外國人都不注重防疫」的罵名。
據金融時報的報導,在中國和香港政府全力防範第二波病毒由境外輸入的同時,一些外籍人士,被批評缺乏防疫觀念而面臨公眾的責難。
目前中國除了外交人員外,暫不准許持外國護照人士入境。在香港,無居留證者也自上星期開始暫停入境十五天,民眾則多抱怨外國人士無視保持社交距離的禁令,如常進行多人的聚會,而且往往還拒戴口罩。
在中國,官方新增病例數字如今急遽減少,境外移入病例成了關注焦點。北京警方對當地的外籍人士進行全面檢查。金融時報的報導中提到,他們上週聯繫的十家飯店當中,已經有六間不接受外籍人士的訂房。
一名美籍顧問周力克(Peter Jolicoeur),今年二月他和中國籍的妻子回到了上海,他一開始要擔心的是他妻子的中國護照無法在某些國家轉機。不過他現在更擔心的是他自己的美國護照。
他說:「這裡的人擔心外國人會再次引進病毒。我出門一定戴著口罩,特別因為我是外國人。」
大多數新增加的病例都是從國外返鄉的本地人。根據中國外交部的說法,境外輸入病例有90%是持中國護照,其中海外留學生佔了四成。不過,大多數民眾不滿的矛頭,主要仍是對準不遵守防疫禁令的外籍人士。
一名華裔的澳洲公民違反居家隔離禁令外出跑步,和社區保安人員爭執的影片在中國的社群媒體熱傳。幾天之後,她原本任職的拜耳公司宣布她已經被公司免職。北京的警方隨後撤銷了她的簽證。
這個事件在中國社群媒體引發一陣叫好。在知乎網站上,有人評論「這個決定性的懲罰許多傲慢外國人的一記警鐘,他們在自己國家裡卑躬屈膝,卻在中國野蠻無理,無視法令。」
對於歧視的爭議,有許多集中在是否該戴口罩的爭議。
在香港,當局要求民眾在大眾運輸系統和人群聚集地區必須戴口罩。據香港大學的調查,本地民眾戴口罩的比例已經從二月份的80%,提高到如今的99%。
金融時報說,有些人把戴口罩的習慣,看成是對於遵循體制的文化差異。
在金融時報的這篇報導底下,出現許多網友的熱烈討論,爭議的焦點之一仍在於是否該戴口罩。
仍然有人堅持,口罩必須留給真正需要的醫護人員,甚至爭論口罩並不是防治疫情真正有效的辦法。
也有網友認為,所謂歧視仍是西方帶有本位主義的看法。在第一波疫情出現時,西方國家也傳出過不少亞裔民眾因為戴口罩而遭到言詞辱罵、甚至動手打人的事件。
也有人以金融時報本身的英文標題為例,指出在金融時報乃至英美主流媒體,多把在中國的外籍人士稱為expats(旅居海外的國人),卻把在歐美的外來移民稱為immigrants(由外移入的人),語言的用法其實也隱含了主客尊卑的不同。
不過話說回來,西洋俗諺有云:在羅馬,做得像個羅馬人(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在疫情緊張、人人自危的時刻,戴口罩不只是為健康安全著想,也是表達對彼此習慣和文化體貼和尊重的方式。
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