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0.04.30 05:57 臺北時間

【封城過後的武漢 4】不能說的心理創痛:無法跟死去親人道別

結束封城狀體,搭車的旅客走出武漢車站外。(東方IC)
結束封城狀體,搭車的旅客走出武漢車站外。(東方IC)
這場疫情,對武漢人而言是心理、社會、和經濟上的巨大衝擊。「回復」到正常已經是不可能的事,而是要重新摸索、學習、適應解封後新的狀況。而這也是許多受疫情肆虐地區未來必須面對的事。
《彭博商業周刊》也到了武漢的「扁擔山公墓」。這裡大門口有中國傳統式的牌樓和雕梁畫棟。不過如今這個牌樓被警方臨時的鐵絲網和管制人群的黃色隔板給包圍了起來。報導中說,這裡可能會封閉到4月底,只有極少數人可允許進入。
根據官方的說法,目前武漢已經沒有因為肺炎病毒致死的案例,不過如何處理已經過世的人仍是極為敏感的話題。四月初清明節,武漢的各地墓園仍舊關閉。喪禮不得舉行公開儀式,而死者家屬也受到官員的壓力,必須安靜而盡快完成哀悼儀式。
武漢當局說,這些措施的目的純粹是基於公共衛生的考量,因為家屬的聚會可能增加傳染病的風險。不過這些措施,其實也讓官方避免了民眾在喪禮中批評疫情的處置失當,或是讓外界藉此質疑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是否可信。
不管禁令的目的為何,無法對親人的逝去表達適當的哀傷,對武漢人可能造成長久而深刻的心理影響。這些心理影響,還要因疫情封城造成的社會衝擊,以及隨後經濟上的可能打擊。這些也是未來許多國家也將經歷的狀況。
50歲的姚軍(音譯)是受到這場疫情衝擊的其中一人。她是一家出口安全帽等設備到歐美的公司負責人。她的工廠花了15天,經過四級政府的審核許可才重新開工。她每天必須確保沒有員工感染,才能讓工廠持續營運。即使工廠順利生產,她也不確定海外市場的訂單能否如期出現。
但是她現在只能把心力專注在工作上。她說:「我看到醫護人員的新聞就忍不住要哭。」她經常失眠,醫護人員在抗疫中殉職的消息常縈繞她的腦海裡。「我不認識這些人,但如果有人告訴我他們的故事,實在是太悲慘了。這些死亡對我而言,不只是數字或陌生的名字,而是活生生的人。」她相信還有許多人有和她一樣的創痛情緒,只是不能、或是不願說出口。
這場疫情也讓姚軍不得不重新思考她的人生。過去一年她有一半的時間不在家裡,多半是在國外訪問客戶。如今她希望把時間多留在家裡。她的兒子原本2月要回澳洲讀書,因為疫情不能成行。如今,她也希望他別再回學校了。
參考資料:Bloomberg Businessweek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