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0.05.07 07:58 臺北時間

【鏡論】紓困經濟學

蘇貞昌開記者會宣布擴大紓困措施,然而小商號及受災行業從業人員,還是抱怨紓困大餅看得到,吃不到。(行政院提供)
蘇貞昌開記者會宣布擴大紓困措施,然而小商號及受災行業從業人員,還是抱怨紓困大餅看得到,吃不到。(行政院提供)
星期一上午,蘇貞昌開記者會,宣布擴大紓困措施,符合條件120萬農漁民,每人發現金一萬元;酷碰券也改制,將會有實體券。然而,廣大小商號及受災行業從業人員,還是頻頻抱怨,說是紓困大餅看得到,吃不到。這裡面,顯然有點問題,紓困任督二脈尚未打通。
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紓困措施琳琅滿目,但究其性質,一共就是兩種,或者,政府掏腰包;或者,銀行埋帳單。前者,是為各式各樣補貼、救濟;後者,則是五花八門紓困貸款。政府編列預算,直接撒鈔票,問題不大,只要費心思想好分配方式,自然產生救濟效果。銀行紓困貸款,學問就大了。
銀行是金融機構,不是慈善事業。民營銀行本來就是將本求利,背後有股東壓力,就算紓困,也是「救急不救窮」,可以犧牲利息收入,但不能搞到血本無歸,呆帳累累。公股銀行,公股占相對多數,但民股還是過半,而且,差不多公股銀行,都是上市企業,必須對股東負責。行政院不斷宣布各種紓困貸款,小商號與消費者卻拚命喊「看得到,吃不到」,個中原因,就是銀行怕呆帳,設立各種審查門檻。
截至目前為止,政府似乎欠缺「紓困經濟學」基本概念,一味推動紓困貸款,卻沒想到,因是「紓困」,就沒有足夠抵押,銀行虧本風險大增,哪家銀行願意當肉頭,冒虧損風險?到頭來,政府紓困美意變成竹籃撈水,鏡花水月一場空。蔣經國政府最後幾年,經濟情況差,財政部成立「工商融資輔導小組」,開宗明義,就告訴銀行,只要輔導小組審核通過案件,銀行放手紓困,將來若有呆帳,一不追行政責任,二補貼呆帳額度。
這項做法,可供眼前疫情紓困參考,政府總得想方設法,讓銀行安心,將來要是出了大筆呆帳,不會讓銀行吃虧。現行的瘟疫紓困貸款,政府已經承諾,將補貼銀行利息損失,不過,這樣還是不夠。問題癥結不在利息,而在呆帳。行政院應宣示,自銀行業營業稅,提取一定百分比,專款專用,作為「疫情紓困貸款呆帳準備」。這一招,等於由政府掏腰包,替銀行業者填補紓困呆帳,那麼,銀行才會撤掉藩籬,敞開來辦紓困貸款。
即便有現金直接補貼、紓困貸款,社會底層還是有一批人,生計受疫情波及,連吃飯都成問題。對此,各縣市地方政府可參考歐美國家「食物銀行」體制,結合民間力量,直接以食物,填飽災民肚子。肚子吃不飽,必然起盜心,危及社會治安。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