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0.05.07 06:44 臺北時間

【加州醫院傳真 2】美國人終於懂得戴口罩?事情其實沒那麼簡單

口罩問題凸顯出東西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華人文化強調謹慎,寧願謹慎一點戴口罩;但在美國文化裏,戴口罩被視為恐慌的表現。(圖:史丹佛醫院)
口罩問題凸顯出東西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華人文化強調謹慎,寧願謹慎一點戴口罩;但在美國文化裏,戴口罩被視為恐慌的表現。(圖:史丹佛醫院)
華人和美國主流對疫情反應的巨大差異,最明顯反映在戴口罩上。
有華人戴口罩去超市購物,白人老太太問他你是不是生病了?如果你生病要在家裡休息。這發生在矽谷華人人口最多的Cupertino市,三個居民中有兩個是亞裔。
在網路上,華人熱烈地討論,美國人太輕忽了,新冠病毒已經發生社區感染,為什麼還不戴口罩?
西方人一般的傳統,都是認為只有生病的人才要戴口罩。戴口罩主要用意是保護他人。在疫情初期,美國CDC及醫學界都認為新冠狀病毒主要是飛沫傳染(droplets transmission),屬於接觸傳染,沒有證據證明是空氣傳染。飛沫傳染的範圍是在 3 到 5 英呎,所以對民眾的建議是:不需要戴口罩,但要保持6 英呎(約180公分)的社交距離,勤快並確實洗手,並避免用未清潔的手碰觸眼鼻口。
至於醫療人員,除非是在急診室,或是照顧已感染或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否則也不用戴口罩,因為你戴口罩,會引起周圍的人恐慌,覺得你生病,你不應該來工作。
所以在美國疫情發生時,大街小巷上看不到戴口罩的人,如果有,那一定是東方臉孔。以我在美國醫院工作的經驗,大多數美國人是真的相信不需要戴口罩來防範病毒,因為美國人從小的訓練是要有實證精神,也有強烈的公民意識,所以他們相信並遵守美國CDC的說法: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戴口罩可以保護你不被傳染。
這也突顯出東西文化差異和價值觀不同;在我們的文化裡面強調謹慎,寧願過於謹慎;但在美國文化裏,這會被視為恐慌(panic),而美國人做事不論公私都不喜歡過度反應。

戴口罩與否? 在美華人很糾結

不難想像,疫情中最纠結最為難的是華裔醫護人員。社交媒體上好多這類貼文,有說華裔物理治療師戴口罩去工作,被主管叫去談話。而這次病毒傳播是從中國武漢開始,對於在美國醫療系統工作的華人,是很敏感的處境,也是很棘手的問題,要在美國體制的期望和自己相信的保護措施之間找到平衡點,並不容易。
CDC對口罩的建議,當然也考慮到整體供需的問題,如果沒有生病的人也要戴口罩,那所有的人都得戴口罩,這在台灣行得通,在美國是不實際的,更不用說現在市場根本就買不到口罩。所以一旦鼓勵大家帶口罩,會對那些買不到口罩的造成極大的恐慌,而模糊了其他更重要的防疫方法。結果更可能會造成真正需要口罩的醫護人員沒有口罩可用。
但是華人對新冠病毒的資訊來源主要還是網路中文資訊,網路上很多中文信息說新冠病毒是氣溶膠傳染,甚至說會空氣傳染。加上中港台,甚至全亞洲都要求民眾戴口罩,在美國的華人左右兩難,到底該聽誰的?
我們在社區做的工作就是提供客製化醫療和健康資訊,口罩問題突顯了文化差異的問題,但是說到底這畢竟是每個人的個人選擇,我們能作的只是幫助華人了解疾病防制局的防疫保護措施的重點,如正確的洗手,維持社交安全距離。同時考量到不同的需求,我們把講座活動做成現場和網路視訊同步進行,讓大家各取所需。

無症狀病例鬆動口罩政策

隨著美國主流對於新冠病毒的研究和認識日益增加,以及疫情愈演愈烈,原來的口罩政策開始鬆動。3 月中發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病毒可能可以透過飛沫在空氣中懸浮 30 分鐘,最久達 3 小時,也就是氣溶膠傳染。
這份報告出現後,我很好奇醫院的口罩政策是否會鬆動。在隔天早上醫院疫情中心的簡報會議上,果然有人向醫院的首席醫療長提起這個研究,詢問是不是証明新冠病毒不只靠飛沫傳染。首席醫療長和傳染病科醫生都表示,這些都是零星的實驗,還有待更多嚴謹的科學驗證才能証實,所以不需改變口罩政策。當時醫院的政策就是遵守CDC的建議,只有在急診室和處理疑似或確診病例時,員工才需戴口罩。
真正讓疾病防治局改變口罩政策的是,髙比例的無症狀傳播者的研究陸續出現在英文世界。4月初研究公布,將近 1/4的新冠病毒呈陽性的患者,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已經有傳染性。CDC終於在 4 月 3 日改為建議一般大眾可以在公共場合戴布製口罩以減緩病毒傳播,但強調不要用醫療口罩。醫療用的口罩是指N95和外科口罩(surgery mask),目前市場嚴重短缺,建議應保留給醫療人員或患者使用。

疫情考驗美國實證精神

有一分證據,做一分反應,美國這種強調科學實證精神的做事方式,其向來是美國引以為傲的,但是碰上了一個人類所知有限,前所未見的新病毒,暴露出其侷限,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覺得美國的疫情策略很被動,反應太慢。
很多台灣的朋友看到新聞,都笑説美國人終於懂了。其實也不盡然。我所知道,很多美國人對於戴口罩還是不以為然,而且CDC建議大眾戴布口罩的原因,可以避免無症狀的帶原者透過發沫傳染給他人,所以戴口罩是為了保護他人,並不表示帶口罩就可以保護自己不受新冠病毒的傳染。
在戴口罩上,地方政府開始掌握主控權。首先是疫情熱點洛杉磯,之後北加灣區Contra Costa, Marin, Alameda, San Mateo,Sonoma counties等縣,以及舊金山市、佛利蒙市都相繼在四月中規定,居民外出在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
我們醫院的口罩政策也隨之調整,先在四月初改為在醫療部門全面戴口罩,直到上週五才宣布全院戴口罩,主要目的是為了恢復一般手術而作準備。
也許你要問, 醫院人員沒有戴口罩不會有很多感染嗎?
我們執行長上週報告,在新冠疫情過去兩個多月來,兩千多位醫護人員和員工中,只有兩位在院內工作時感染 ,而且都已經康復,回到工作崗位。
戴不戴口罩,誰對誰錯?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回答。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余怡菁服務於矽谷一家醫院,專職提供適合華人的服務和健康教育。上任不久,她即建議在住院早餐中增加稀飯的選項,院方在半信半疑中落實這個點子,最後發現華人病患反應熱切,這也印證了積極的文化溝通在多元社會的力量。

對太平洋對岸的台灣民眾而言,美國在這次疫情第一時間的反應和措施或許有些難以理解;作者認為,這其實都映照出更深層的美國價值。身為專職的文化溝通者,她希望透過這一系列文章分享這段時間的經驗和觀察。她並強調她的經驗只限於加州南灣,且文中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醫院立場。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