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0.05.24 05:58 臺北時間

【全文】直擊鮮血畫符召喚靈體 揭開巫術神祕面紗

巫師鬼Man用鮮血混著紅色顏料畫起魔法陣、召喚靈體。
巫師鬼Man用鮮血混著紅色顏料畫起魔法陣、召喚靈體。
以往只有在小說或電影裡才會出現的巫術,竟真實存在台灣社會。以鬼屋實境探險聞名的網紅「鬼Man」,最近正串聯東、西方及原住民巫師,籌組「巫術交流協會」,希望推廣巫術、洗刷千年來的汙名。為了揭開巫術的神祕面紗,本刊記者日前親赴高雄山區,直擊鬼Man以鮮血畫符、召喚靈體的儀式,並真實體驗陰風四起、不寒而慄的奇妙感受。
電影《哈利波特》是描寫西方巫師、巫術的經典作品,很難想像現今的台灣社會,也有一群脫離「麻瓜」,成為巫師的年輕人,正在籌備「巫術交流協會」,希望串聯東、西方及台灣原住民巫師,共同發揚巫術,洗刷千年來的汙名。
電影《哈利波特》是描述西方巫師與巫術的經典作品。(翻攝自網路)

巫術小檔案

在原始時代,人類對於自然界的千變萬化無所適從、十分恐懼,為了生存,創造出獨立的理論與各式各樣的法術,希望能趨吉避凶,這種法術一般稱為巫術。有學者認為,巫術起源於2萬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而中國巫術從商朝就有記錄,古代巫師地位崇高,無論征戰、治病、祈福,都需要巫師作法。

鬧鬼山區 魔法陣召靈

巫術交流協會的發起人,是以鬼屋探險聞名的網紅「鬼Man」,他的影片在YouTube很熱門,擁有百萬點閱率。為了一探虛實,本刊與鬼Man取得聯繫,上週三晚間前往高雄某處「鬧鬼」山區,直擊巫術的神祕儀式。
鬼Man的工作室擺放五鬼人形紙牌等各種法器,看起來十分神祕。
本刊記者一行3人,跟著鬼Man爬上山丘,來到一間土地公廟,鬼Man在廟前點起3柱香,向土地公祈求「上山拍攝一路平安」。之後,他帶領記者等人走向一條雜草、竹林覆蓋的小徑,一路伸手不見五指,只能靠手電筒緩步前進,記者亦步亦趨緊跟著鬼Man,只見小徑二旁一邊是竹林,另一邊是山溝,十分危險。
當晚沒有下雨,但是地面異常濕滑,不時還有倒下的竹子擋路,像是示意「不要繼續前進」,每走幾步就必須撥開竹子,舉步維艱。走到一半,鬼Man突然向後揮手,要記者停下腳步,然後點燃以鼠尾草等複方特製的「驅魔香」,在空中揮舞幾下,才示意記者繼續前進。
最後,記者在鬼Man的帶領下來到一座涼亭,四周叢林茂密,讓人不寒而慄。此時鬼Man語氣凝重地詢問記者,是否真要體驗巫術中的召喚術?記者表明意願之後,鬼Man取出從土地公廟拿來的三柱香,開始「作法」,並將香插在涼亭外的地上。
鬼Man事先告知,若成功召喚靈體,香會燒成2短1長,事後獲得印證。
鬼Man告訴記者:「這叫『香占卜術』,若順利,待會兒會有各路『好兄弟』前來,屆時就會看到三柱香燒成『一長二短』,也就是三柱香中,有二柱會燃燒得特別快。」說完,鬼Man回到涼亭,在桌面二側點上2根蠟燭,並將手指伸進白色面具裡用力咬破,將手指的鮮血與紅色顏料混合,畫起召喚靈體的魔法陣。鬼Man解釋,這些顏料也是用自己的血與其他混合物調製而成。

陰風四起 背脊冷冰冰

除了特殊圖形外,鬼Man還在旁邊寫了一串沒人看得懂的文字,接著他走到涼亭邊,畫下最後幾條線。此時,記者突然感到陰風四起、體感溫度驟降,其他人也打了冷顫。鬼Man告訴記者,涼亭外的線畫完之後,魔法陣正式啟動,聽到他這麼說,大家面面相覷、空氣頓時凝結。
鬼Man見怪不怪,叮囑大家:「沒事,只要不出去涼亭就沒問題。」但當他再次開口詢問誰要體驗時,現場靜默十幾分鐘,無人應答。此時,鬼Man走出涼亭,取回剛插在地上的三柱香,讓人訝異的是,真的燒成了「一長二短」。對此,鬼Man說:「這就是施術有效,四周好兄弟過來的鐵證。」
鬼Man(右)將手搭在記者(左)肩膀施咒,記者隨即感到前胸發熱、背後冰涼。
為了實際體驗,記者硬著頭皮上陣。鬼Man先在記者背後點上血製的顏料,然後要求記者蹲在涼亭邊緣、背脊向外,接著鬼Man將手搭在記者肩上開始施咒,不知是心理因素?還是真有其事?當咒語唸完,記者前胸竟然開始微微發熱,但背後卻是冷冰冰。
鬼Man解釋,因為好兄弟都在涼亭外面,記者正面在裡面,才會有這種感覺。文獻記載,西方巫術的魔法陣,大致分為「召喚」「結界」二大類,鬼Man施展的召喚術,就是用自己的血與咒語,和未知世界的靈體達成某些協議。
與電影《安娜貝爾》相似的人形娃娃(右),也是巫師鬼Man的法器。
結束體驗,一行人匆匆下山,鬼Man用驅魔香替大家淨身,並帶領大家前往工作室。鬼Man的工作室也是他的住處,裡面擺放不少骷髏頭、類似安娜貝爾的娃娃,還有泰國的五鬼女靈牌、五鬼紙牌、類似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魔法手杖,也有許多綁著紅繩的銅雕、玩偶,堪稱小型的「世界巫術博物館」。

推廣巫術 盼洗刷汙名

鬼Man表示,他的娃娃都存有靈體,每個娃娃都是載具。(翻攝自巫術互助協會臉書)
鬼Man說,巫術根源就是控制靈體、與靈體溝通,統稱「控靈」。「我們只是擅長與靈界的能量溝通、運用能量,靈魂不只人才有,萬物都有靈,一花一草都存在著精靈。」鬼Man強調,他收藏的這些銅雕、娃娃,都是靈體的載具。
鬼Man告訴本刊,中國的道教也有控靈的道法,但被電影渲染成捉鬼、抓妖的代表,道教之所以被視為正統,主要是因,「道教曾經獲得古代皇帝的認可,有了官方認證,自然而然就成了正統宗教。」
相較於道士的正統,巫師長久以來背負汙名,西方世界「獵巫」事件更是屢見不鮮,中古世紀歐洲接連發生瘟疫,就被指向是女巫作亂,數百年間人們忙著四處獵巫,屠殺數萬名無辜女性,連聖女貞德都一度被視為女巫。就算邁入21世紀,東非國家坦尚尼亞,2017年上半年仍有近500位女性,被以獵巫的名義殺害,其中許多人更是被活活燒死。
鬼Man說,因為獵巫,外國的巫師都躲在深山野嶺中,且巫術的控靈常被誤解成養鬼害人,使得巫師更加保守,相關儀式代代單傳、不願公開,一般人無法理解,也因此產生更多的恐懼。事實上,道教法術、巫術沒有好壞之分,全看施術者的心態而定。
巫師鬼Man正在籌組巫術交流協會,希望洗刷巫術的汙名。
除了串聯東、西方的巫師,鬼Man也深入原住民部落,希望與原住民巫師進行交流。一位不願具名的原住民立委告訴本刊:「我們在選舉時,聽聞有人會去尋求巫師的協助陷害別人,不僅如此,在台灣原住民的巫師世界裡,還有分哪些族的巫術特別強。」
對原住民而言,巫術是亟需保留的文化資產。出身太魯閣族、被認為是史上最年輕的18歲巫師何盈暉,聽說鬼Man正在籌備巫術交流協會,表示很樂意加入,他告訴本刊:「巫術的文化需要被大家看到,目前原住民的文化只停留在觀光層次,不重視傳統與正統,連祖靈文化與巫師文化也逐漸沒落。」

助人祈福 立意遭誤解

史上最年輕的原住民巫師何盈暉,表示願意加入巫術交流協會。(讀者提供)
何盈暉說:「東、西方與原住民巫術其實大同小異,只因文化不同,產生不同的名詞,其實本質都是相同的。」他並說,以前每個部落都有一位巫師,但現在整個族裡只剩下3位巫師,其他宗教都有相當良好的傳承,但原住民的巫師文化並沒有受到重視,所以他很希望為巫術盡一分力,也希望加入協會,推廣巫術。
何盈暉還提到,原住民巫師種類很多,有的專司祈福,有的處理醫學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也會幫忙族人與祖靈或惡靈溝通,讓他們不再夢到不好的東西,或精神不濟。」何說,他們的儀式很簡單,通常會拿一些祭品,與祖靈或其他靈體進行交涉,太魯閣族祭儀會擺放7根菸、7杯酒、檳榔、錢,象徵藉由已故的前7代巫師靈力一同完成祭儀,這些祭品都是不可或缺的。
巫術的法器原始且神祕,外觀也有幾分恐怖。(翻攝自巫術互助協會臉書)
至於發起巫術交流協會的鬼Man,之所以會走上巫師這條路,是因小時候為電影迷,看到會魔法的巫師,感覺非常酷炫,後來才繼續追根究柢,進而努力修習,終於脫離「麻瓜」。
商朝的甲骨文有記載巫術,「巫」字代表與天地神靈溝通的人。(翻攝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網站)
他表示,現今的道教不太接受巫術文化,把巫師當成異教徒,貶低巫術,但不管是中國、西方或原住民的巫術,歷史都比道教更為悠久,出發點也都是為了人好,不應被汙名化。
本刊調查,中國的巫術起源於商朝,連甲骨文都有記載,許多古籍如《周禮》《呂氏春秋》也有記錄,知名歷史學家陳啟鵬也曾公開在臉書提到:「大巫師是世襲的,屈原曾在《離騷》裡提到自己的家世,說是太陽神高陽的嫡傳後裔,也就是天上大巫師祝融的子孫,他說自己的法名正則,法號靈均,這2個名號也都是楚國巫師的法號。」
鬼Man說:「東南亞的降頭、苗族的蠱術,其實都是從巫術衍生出來,自從我開始進行探險,並擁有一群廣大的粉絲後,我更覺得要推廣巫術,巫術不應該給人恐懼與害怕的感覺,這與巫術的立意背道而馳,巫術不是邪教!」

文化瀕危 傳承拚復興

只是,單靠一個人的力量終究不夠,鬼Man於是開始串聯藏於民間、原住民及西方的巫師,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洗刷「巫」文化的汙名。
對此,山地原住民立委伍麗華表示:「原住民有很多族群,不能一概而論,每一個族群都有靈媒、巫師文化,各有差異,但因為不斷地被殖民,接受外來宗教之後,原住民傳統文化面臨中斷危機。」
中研院在研討會上,特別安排原住民巫師用樹葉替學者祈福。(中央研究院提供)
她說:「目前原住民的巫術文化不夠純粹、傳統,甚至會併入漢人的道教文化,任何宗教都有『綜攝現象』(2個以上的宗教在接觸與和解後,發展出彼此文化特質的交流現象),外來宗教會結合當地文化,就像菲律賓的天主教文化就跟羅馬天主教形式不同。這些年我們努力推動原住民文化復興運動,希望透過大規模田野調查,有系統的傳承,讓巫術文化能夠真正成為一門學問。」
宗教聯盟主席朱武獻對於籌組巫術交流協會,樂觀其成。(翻攝自朱武獻臉書)

專家意見 宗教聯盟: 籌組巫術協會 樂觀其成

針對巫術交流協會的籌組,宗教聯盟主席朱武獻表示:「用意十分良好,可以保存這個文化。」他強調,無論什麼宗教,一定要有「教化社會」「幫助人民解決問題」2大功能。內政部民政司則說,《憲法》保障宗教自由,人民依法享有信仰、傳教與宗教結社自由,只要不違反公序良俗或法律,都可自由發展,但若要成立宗教團體,則須依法提出申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