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0.06.04 07:58 臺北時間

【鏡觀】面對新冷戰可能再來

美國總統川普召開記者會,抨擊中國對美國及全世界造成的危害,並祭出5手段制裁。(翻攝WhiteHouse Flickr)
美國總統川普召開記者會,抨擊中國對美國及全世界造成的危害,並祭出5手段制裁。(翻攝WhiteHouse Flickr)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7年開始,到1991年蘇聯解體為止,由美國領導的西方陣營和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展開一場將近半世紀的「冷戰」,全世界籠罩在動盪不安中向前發展。如今在經過近30年的和平時光後,另一場「新冷戰」醞釀成形,主角換由美國和中國擔綱。
由於中國人大無視美國的強烈警告,強行通過《香港版國安法》,受到舊仇加新恨的刺激,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5月29日下午3時,在白宮召開記者會,抨擊中國對美國及全世界造成的危害,並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制裁香港中國官員、禁止涉及國安風險的中國人入境,及檢視在美上市中企等5招措施,其肅殺內容被形容如同懲惡檄文。
川普列舉的這些名為制裁中國的手段,具體作法尚需行政部門規劃後再公布實施。以退出WHO而言,如果沒有其他國家一起行動,另外成立替代性運作組織,只是取消每年4億5千多萬美元的資助,能發揮的效果恐怕有限。至於針對香港所採取的撤銷特殊待遇行動,諸如取消香港獨立關稅、管制技術,及港貨比照中貨加徵關稅等,都將嚴重影響香港的經濟實力,尤其隨著大量資金的陸續撤離,其原先扮演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必定逐漸遭到削弱。
至於其他針對特殊企業及個人所採嚴厲管制,則是雙方進行中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的進一步延續。二國之間相互敵對的戰略形勢已經確定,除非今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後,當選者完全改弦易轍,或是中國突然擺出認輸求和的姿態,否則火車對撞的悲劇將無法挽回。只要美、中繼續拉高衝突的態勢,二個經濟體系必然快速?鉤,並各自尋求其他國家結盟,展開政治、外交甚至軍事對峙,「新冷戰」時代於焉來臨。
台灣位處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最關鍵的位置,當年韓戰爆發時,美國基於圍堵共產集團的需要,立即派出第七艦隊協防。剛由大陸退守過來、在中共軍事威脅下仍然風雨飄搖的國民黨政府,從此可以偏安一隅,並經由發展經濟奠定的基礎,建設為現代化社會,同時轉型為民主政治典範。往後若「新冷戰」成為事實,台灣處在美、中二強之間,基於近70年友善互動的經驗,不僅政府部門親美,大多數民眾,也會選擇與美國站在同一邊。
但無論情勢如何演變,主政者永遠必須量力而為,確保國家最大利益。在經濟上,隨著親美陣營各種產業供應鏈的重新建構,台灣具備?佳條件參與並獲利,但對於已經深度耕耘中國市場的台商,無論回來投資、轉至其他國家或繼續留在原地經營,政府都應提供必要協助。
至於兩岸政治情勢演變,蔡英文總統向來秉持「維持現狀」的原則,事實已證明這是絕對正確的對策。未來的發展一定更趨複雜,一方面在統獨議題上,不隨意刺激、挑釁對方,攸關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衝突,則謹守「不妥協」立場,毫不讓步。而最重要的,軍事上固然會有來自美國的奧援,但仍需建立自衛能力,軍方已開始發展不對稱作戰系統,更應加以支持。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