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陳玉勳番外篇】實習三天就烙跑

陳玉勳說,從拍電影《熱帶魚》開始,他擅長的就是在拍攝現場與演員一同進行即興創作。
陳玉勳說,從拍電影《熱帶魚》開始,他擅長的就是在拍攝現場與演員一同進行即興創作。
寫完《熱帶魚》的劇本後,年輕的陳玉勳不知道怎麼拍電影,剛好侯孝賢正在拍《戲夢人生》,他的恩師王小棣就介紹他去實習,看侯孝賢怎麼拍。
「那3天對我的人生很關鍵。他們的製作很厲害,場景美術都做得很好,大家都很尊敬、很怕侯導。我是旁觀者,不太懂整個製作,只覺得變來變去。」第1天說是去坪林拍攝,結果下車時發現是關西。「侯導拍片跟我拍電視的視界完全不一樣,關西拍吊橋,侯導跟賓哥(李屏賓)在喬位置,人拿著骨灰走在吊橋上,侯導不喊卡,1千呎底片就這樣錄完。」接著他看侯孝賢與李屏賓討論另一邊還有一座橋,「拍完又去拍另一座橋,又錄掉1千呎,然後又去另一座橋。」
陳玉勳講得很逗趣:「我就想,這是在衝蝦咪?」
第2天,拍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在山谷裡的草原上搬演布袋戲。「機器架得很遠,底下一群人在看戲棚演布袋戲,他們非常講究,找了許多有臉上刺青的原住民,鏡頭拉得很遠,人看不清楚很小,我心裡就想:『臉都看不清楚,為何還要找這些人?』」
第3天,拍溪邊釣香魚。前2天他不敢跟侯孝賢講話,那天剛好站得近,被侯孝賢發現他這個來實習的人,他便藉機詢問。「我問侯導學過攝影嗎?侯導說沒學過,但做場記的時候就一直注意攝影這件事,接下來就跟我講,台灣編劇都沒辦法寫得像好萊塢編劇那麼結構完整、緊密,所以乾脆把結構打掉,把這些東西抽掉。後來又跟我講,我們的演員都不專業,不像國外,所以鏡頭拉遠一點,不要看到太多,我聽了晴天霹靂,大師跟我講的都是我以前沒想過的東西。」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49
全站看到飽

5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