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0.10.15 05:58 臺北時間

《無聲》克服田調2大困難點 預算三級跳品質全面提升

柯貞年與林品君(左)共同編寫的劇本《無聲》(原名《無聲之地》)獲頒107年度優良電影劇本。(本刊資料照)
柯貞年與林品君(左)共同編寫的劇本《無聲》(原名《無聲之地》)獲頒107年度優良電影劇本。(本刊資料照)
導演柯貞年的首部電影《無聲》改編真實新聞題材,不少人得知都稱她勇敢,但在田調、拍攝的過程,她也小心翼翼,深怕誤解。
《無聲》因真實事件啟發,柯貞年與林品君的劇本田野調查卻是從事件之外開始,「我們先去認識聾人、接觸聾人團體,了解他們的生活、手語文化,與家人、朋友的相處,在校與離校進入聽人社會的差別。然後觀察助聽器、電子耳等因科技進步的產物,對他們的生活是否有改變、幫助,慢慢走進那個世界的核心。」
監製瞿友寧(右起)、演員劉冠廷、劉子銓、陳姸霏、楊貴媚、太保、導演柯貞年、演員潘親御、張本渝、製片王威人、前公視總經理曹文傑等出席台北電影節開幕首映。(台北電影節提供)
柯貞年坦言,田調過程中,最難的就是維持中立與創作初衷。「我們沒真正接觸事件的受害者,但始終覺得這是好的。因為接觸過程中容易受影響,同時也希望保護他們。畢竟想剝開的是事件,不是剝開他們。」故事雖發生在學校,但在封閉的團體或環境下,就可能有人被迫沈默,這才是影片想深入的重點。
《無聲》原是6、700萬元製作的公視新創電影,起初柯貞年希望尋求地方政府補助,將預算提高到1000萬元。「後來獲台中市府補助,但有評審在會議中表示,這部片只在電視播太可惜,應拍成電影讓更多觀眾知道。我就動搖了,開始往電影方向前進。」因公視影片不能申請輔導金,她與公視溝通後,開放影片投資。
之前柯貞年因「植劇場」關係認識導演瞿友寧,希望他介紹金主。沒想到瞿友寧一看劇本就加入投資,並擔任監製之一,《無聲》也逐步發展為3000萬元預算的電影,技術規格全面提高。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