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總統府與江湖番外篇】江湖兒女曾是做工的人 化名「王曼妮」賺稿費

張榮豐帶著我們回到老家旁的橘園。他少時家貧,早早被選入村裡能挑重擔的行列,做各種粗工、幫鄰人挑橘子,以賺取微薄家用。
張榮豐帶著我們回到老家旁的橘園。他少時家貧,早早被選入村裡能挑重擔的行列,做各種粗工、幫鄰人挑橘子,以賺取微薄家用。
張榮豐生長於桃園龜山的小山村張厝,幼時他每天5點起床,穿過樹林去上學,玩伴是蟬與蜻蜓。整所小學只有一間教室,黑板掛樹上,上課沒鈴聲,老師總拿一根鈴鐺猛搖,久久才能喚回滿山的孩子。
他喝地瓜稀飯、身穿「中美合作」麵粉袋縫的衣服長大。村裡盛產橘子,初中開始,每當橘子紅了,他總被選入挑伕行列。他常因此請假,每挑百斤橘子能換來7元工資。
高三那年,父母要他好好準備聯考,不准他請假打工。他一邊唸書一邊想著父母還在給人挑橘子,一頓書念得忐忑煎熬,「別人都在工作,只有你自己在讀書,那種心情還是有點...。」
張榮豐常說自己是江湖兒女;城鄉差距是他少時的江湖,山裡的孩子不要城市人知道他的辛苦。在政大唸書時,他課餘時間幾乎什麼活都幹:挑橘子、挑磚頭、挑稻穀,也常抽空回到山村助鄰人割稻,「割稻非常累,你要一直彎著腰,挑穀子,其實都很重...。」他也兼家教,同時化名「王曼妮」大量投稿,寫小說賺稿費。寒暑假時間較多,他就去當做工的人,曾任玩具工廠工人、卡車捆工、工程隊工人。體力活雖累,好處是當天就能領酬勞。
1972年,大學錄取率不到3成,張榮豐的大學同學多來自城市,有一回他和同學去冰果室打撲克牌,見一盤冰要價10元,他想到自己整天挑磚也才賺30塊,嚇得不玩了,「同學就覺得我很怪...」是否向同學解釋不玩的原因?「沒有。其實大學的時候沒那麼成熟,很多家裡的事,不願讓同學知道。比如去打工,我都不太願意讓同學知道。」因為自卑?「會啊。可以說...很自卑。」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49
全站看到飽

5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