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1.02.17 05:58 臺北時間

【百年台泥轉型3】台股上市公司天字一號 證交所創立都跟他有關

張安平表示,一旦員工認知自己的工作充滿使命感,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將截然不同。
張安平表示,一旦員工認知自己的工作充滿使命感,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將截然不同。
台泥75週年前夕,董事長張安平接受本刊專訪,談起台泥的歷史,直言可追溯到戰後百廢待舉的時期,從參與土地改革、籌備證券交易所,到後來的十大建設、產業升級,一路跟隨台灣經濟發展茁壯;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歷史,全與老董事長辜振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台泥大樓深處一隅,有台泥3年前為老董事長辜振甫重建的書房,談起台泥人的使命,張安平站在書房正中央,被書架上十多個相框環繞,裡頭全是辜振甫為台灣奔走國際的身影,表面光影折射,彷彿在他面前幻化出一條時光隧道,帶我們前往75年前的台灣。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國民政府接管日治時期的「淺野水泥株式會社高雄工場」,成立台泥公司,當時為百分之百的公營事業;1950年代,政府帶領200萬軍民播遷來台,全台人口一下子暴增三成,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政府開始推動土地改革,用台泥、台紙、工礦、農林等四家公營事業股票,向全台地主徵收土地,再轉售給佃農,當時在社會上還流傳著「土地改革是革地主的命」的說法。
辜振甫籌備台灣證交所,圖為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翻攝自維基百科)
當年,鹿港辜家與板橋林家、霧峰林家並列台灣三大地主家族,擁有水田、旱田、山林、鹽田共3,700甲,土改後僅剩3甲地。辜振甫非但不怨,還受命承辦台泥移轉民營的工作,於是,他找來太太辜嚴倬雲的外叔祖、當時板橋林家輩分最高的林柏壽出任台泥董事長,自己僅任協理,靠著辜、林兩大家族聯手的號召力,成功吸引其餘各大地主(霧峰林家、高雄陳家、基隆顏家、台南幫吳三連、國產實業林家等等)加入,共同成為台泥民營化後的創始股東,順利完成任務。
「早期台灣社會的資金都卡在土地上,是沒辦法流動的,靠著土地改革,地主們的土地雖然變成股票,但股票缺乏公平公開的交易市場,同樣流動不易,在當時,若說整個社會不存在資金也不為過,台灣經濟自然也發展不起來。所以,老董事長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建立台灣股市的交易制度,創造資本市場。」張安平對老丈人向來敬重,談起辜振甫歷史身影,表情格外嚴肅。
台泥民營化後,股東成員來自台灣各大家族。圖為第一次理監事會後合影。(翻攝台泥官網)
1961年,政府為解決市場上的證券交易亂象,決定打造證券集中交易市場,當時已接任台泥總經理、又當選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的辜振甫再度受命,籌備台灣證交所,採股份有限公司制,由公家民間共同出資成立;一開始,以台泥為主的30家民營機構持股58%,台銀、交銀、中信局等13家公營事業持股42%,於1962年2月正式開業。
在張安平的眼中,過去75年間,台泥與台灣經濟發展密不可分,其中又有將近三分之二的歷史都和辜振甫息息相關,「1974年,十大建設開始,老董事長和十多位企業家共同成立中橡集團,到了1980年代,政府提倡產業升級、公營事業民營化,又和中石化合資成立信昌化,台泥對台灣發展的意義,從來就不只侷限在水泥業而已。」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