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鯨豚送行者番外篇】一位擱淺專員的鯨豚死亡記事

擱淺事件中,郭祥廈總是衝在第一線。圖為去年11月萬里條紋海豚擱淺現場,他正指揮海巡幫忙將海豚拉上堤防。
擱淺事件中,郭祥廈總是衝在第一線。圖為去年11月萬里條紋海豚擱淺現場,他正指揮海巡幫忙將海豚拉上堤防。
郭祥廈擔任鯨豚擱淺專員15年,出過超過400次任務,除了幾次成功野放讓他難忘,也有許多鯨豚的死,至今仍留在他心裡。
早年台灣救援人力,資源,場地都匱乏,跑在第一線的郭祥廈經常走一步算一步。曾經一隻體重2公噸的大村鯨寶寶在苗栗海岸擱淺,無法靠人力推抬出海,又沒有吸吮能力,無法忍受長期管灌餵食,他原評估需當場安樂死,但縣府卻沒有足夠的藥物,「我們在海邊找到竹子,30幾個人硬把牠抬上去(堤防),半途牠掙脫好幾次,在沙灘上翻滾,我不知道怎麼辦……找了一台大的平台車,用貨車上的綁帶把牠綁住,那個場面,大家心酸得想掉眼淚啊…硬送牠到台南去,可是事實上台南那邊能不能接納牠都還不知道,最後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在台中的時候下車檢查,走了。」
海洋作家廖鴻基筆下的鯨豚聰慧纖細,郭祥廈也承認海豚「聰明到有點過份」,但在救援現場,他不太喜歡將海豚比擬為人,甚至不愛為鯨豚取名,原因是怕感情用事影響判斷。一次2隻侏儒抹香鯨結伴擱淺,當時他與其他工作人員判定2隻應有血緣關係,讓牠們在救援池中共游,沒想到玩耍過程中小鯨嚇到嗆水,隔日沉底死亡。「很多事情不能太想當然爾,這個血緣關係不是用看的,但我們的經驗竟然是用動物的生命換來的,這想到就很慚愧,這很糟糕……。」
去年4月,一隻4個月大的花紋海豚獨自在蘇澳海邊上岸,因過於年幼、即使野放也無法獨自生存,原本評估需就地安樂死,但海豚的一個動作,卻讓他心軟:「我把牠嘴巴掰開,牠的舌頭就整個捲上來了,那是想喝奶的動作,這個小傢伙還有鬥志、有求生的欲望阿!我咬不下牙,還是把牠帶回來。」事實上郭祥廈心裡明白,年幼海豚幾乎無法在人工環境下灌食長大,就算長至成年,台灣目前也無處收容野生海豚,「但這些不用想清楚,先救了再說,救活後總是有辦法處理。」因海豚在愚人節當天上岸,網路票選為牠命名「愚蘇」,所有初步檢查無見異常,3天後卻突然在救援池中離世。
去年10月17日,又有2隻瓜頭鯨在林口海岸擱淺,後被送往苗栗崎頂的救援池。2天後,我來到救援池邊,5公尺長的池子裡,2隻瓜頭鯨在水面靜止不動,看起來膽怯又疲憊,郭祥廈站在池中以毛巾固定鯨身、讓牠抬頭呼吸。離開池子,他悄聲告訴我,2隻鯨血液檢查正常,若無意外,最快3天後可野放。
隔日早上,2頭鯨無預警弓身顫抖,先後死去,一週後,獸醫為2頭鯨進行斷層掃描和病理化驗,發現肺部有細菌感染,緊迫指數偏高,是可能的死因。回到辦公室,他幽幽談起鯨魚走的那一天:「第一隻抬出去之後,第二隻鯨開始拍尾巴、繞圈找同伴,找不到,就開始抬頭憋氣(註:鯨魚緊迫時常見的自殺行為),我用膝蓋大腿頂住他,帶著他慢慢游,後來鎮定劑藥效退了,他又抬頭憋氣,我安撫不下來,牠開始弓身,頭一直反折,之後就整個放鬆,走了。」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