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探訪嘉蘭部落「小米保種家」歐春香 她唱歌趕鳥,搶救快消失的作物

嘉蘭部落歐春香(歐媽媽)以古法種植多種小米,為快要消失的部落小米留種。(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提供)
嘉蘭部落歐春香(歐媽媽)以古法種植多種小米,為快要消失的部落小米留種。(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提供)
部落的小米很難種,因為鳥、猴子都跟人搶著吃。現在正值小米採收期,嘉蘭部落裡的小米保種家歐春香(歐媽媽),每天清晨5點到傍晚6點,每天超過13個小時都得守在田裡唱歌趕鳥,她搶救下來的毛小米、烏鴉小米、那魯灣小米……等多種小米,顏色黑橘紅黃,繽紛漂亮。
排灣族人、魯凱族人會拿小米來做成qavay(小米糕)、djinkul(小米芋頭糰)和cinavu(假酸漿葉包裹小米、糯米、芋頭乾粉)等傳統料理,小米如果不見了,文化就會失傳。回鄉種小米的魯凱青年謝夢琳說:「沒有小米,收穫季就失去了靈魂。」
在日治時代引進水稻之前,小米占原住民生活糧食的一半比例,需求量大於芋頭、番薯及旱稻等物產。(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提供)
在台東,小米種植面積曾經高達6,000公頃,目前只剩50公頃。「原穀傳說」創辦人周思源是返鄉務農種植小米、紅藜的排灣族人,他回憶說:「我記得小時候,每年3月到6月,整片山頭望去都是小米田,後來作物變成了被形容有經濟效益的洛神,這幾年又再變成滿滿的紅藜田。」
周思源認為,因為紅藜價格高,部落近幾年一窩蜂種植紅藜,結果前兩年價格崩盤,農友損失慘重,所以維持多樣作物的種植,不偏廢某一品種,才是長期發展的方向。
「綠色餐飲指南」與「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聯手推動「小米食材研究會」,邀請主廚們以小米入菜,融入現代的飲食。(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提供)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