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21.06.01 05:58 臺北時間

【消失的病床2】「吃青菜都變苦苦的」 6旬慢性病人苦盼照X光

確診病患在醫院的戶外留觀區等待病床。圖為台北市聯合醫院。
確診病患在醫院的戶外留觀區等待病床。圖為台北市聯合醫院。
雙北醫療量能到底夠不夠?病床和醫護人力是否充足?中央和地方像身處平行時空。我們進行電話訪問的過程中,咳嗽聲不斷從電話那頭傳來,61歲的確診者陳先生(化名)虛弱地說:「今天有一陣咳得很嚴重,沒辦法說話。」他發病第10天了,5月15日,有萬華接觸史、與他同住的兒子確診,陳先生快篩結果為陰性,幾日後卻開始發燒,多跑一趟急診室,「PCR結果是陽性。我趕緊通知衛生局,但打電話都不通。」
兒子確診後兩天內就送醫了,他原以為可以獲得一樣的醫療處置,卻事與願違。發病4天後,衛生局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給他,要他待在家。「但我反覆發燒,肚子不舒服,咳嗽,有一天喉嚨很痛,味覺有點失調了,吃青菜都變苦苦的…我有慢性病、高血脂、糖尿病,電視報導說,有年紀的人比較容易引起病變,我很擔心,一直等、一直等…」他憂慮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擔心傳染給同住家人,束手無策之下,只好打電話給里長、市議員詢問就醫可能。
一直到5月24日、發病6天後,衛生局終於將他安置進北市加強型防疫旅館。防疫旅館有護理站可諮詢,也可聯絡醫師電話問診,但陳先生卻稱不上安心,他固定服藥,但症狀至今未紓緩,加上聽聞不少年長患者轉重症的消息,「我兒子第2天燒就退下了,但我卻一直反反覆覆…如果狀況還是不好,我希望能安排我簡單就醫,照X光、看看肺部狀況。」
雙北醫療量能緊繃,護理師人力被認為是最不足。圖為快篩站人員正在為一名護理師消毒。
截至5月31日,國內本土確診病例總數已達7,265例,其中確診數最多的縣市為新北市3,478例、台北市2,713例。萬華是北市疫情熱區,而陳先生只是市議員吳沛憶這2週接獲無數求救電話中的其中一通。

久等至死 議員:究竟多少人無法送醫

在社區第一線,病床不足及檢疫所塞車的問題已經釀成悲劇。5月24日下午5點,吳沛憶接到另一起陳情案,「(確診者)約61歲,家人打119,救護車來了問要送哪家醫院?但急診塞車,沒有衛生局安排,加上他當時血氧值95,還算正常,沒到急救標準,就回家等候…」她深吸一口氣接著說,「結果等兩個小時,7點多他就因為呼吸不過來,休克,在家裡走了,來不及搶救了。」
「我一直有個問號,到底還有多少人無法送到檢疫所和醫院?」吳沛憶指出,若社區難以配備血氧機,又無法及時後送血氧驟降、急性惡化的病人,只會將還在家等病床的患者置身險境。
疫情突然增溫,即使是醫療資源相對豐富的雙北,醫療量能也受到嚴峻考驗。
醫護人員全副武裝工作一整天,脫下隔離衣後臉上都是壓痕。(楊卉庭提供)
一名不願具名的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H接受我們訪問指出,過去一週情況確實相當混亂,急診室雖不像之前有大量前來篩檢的民眾,但隨著重症病患增加,他值班時已多次遇到病患沒有病房可住、卡在急診室動彈不得。
「我上禮拜開始就遇到(病房)不夠的狀況,病房清消、安排都需要時間,樓上說沒有辦法再收確診患者、隔離病室都滿了,病人來真的沒有地方去,當下無法住院,」但有些人需要立即處置,他嘗試幫病患轉院,卻處處碰壁,衛生局業務過多,電話打不進去,「聯絡其他醫院,很多醫院也說沒量能可以收治,轉過去也是在另一家急診等,(病人一等)數小時,12小時、14小時,甚至更久。」
「雙北ICU都已經沒有床了;在專責病房裡,重症比例愈來愈多,床位供應就會愈來愈少。」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說,近日目睹急診室同事在院長面前哭了出來,「急診滿滿都是確診民眾,等不到床,病人在現場被插管接呼吸器,急診床整個變成專責照護床,有病人(輕症轉重症)就直接走掉,等到死。」「急診(同事)被迫跟病人說,會幫你爭取床位,變得好像每天在開黃牛票。」
中興醫院護理師小平(化名)說,急診室有一間2人的負壓隔離病房,病床不夠,只好加擺2張床,醫師問診區也騰出來安置2位病患,連不該安置病人的等候區,也迫不得已放了1位病人。小小的負壓隔離病房臨時收治7位病人,「病人們必須共用衛浴,而且什麼事情都不能做,這當然會讓他們情緒爆炸,就找我們醫護人員發洩,我們處理他們情緒,又花更多時間。」帳篷區等待安置的病人5月25日共20位,到26日仍有9位;但帳篷原本設計只能在4個角落各安置一個人,至多共4人,最後病人全擠在一起。一名中興醫院護理師透露:「柯P來看他們,結果病人群體暴動,對柯P生氣抱怨怎麼會等這麼久,又熱又被蚊子叮。」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