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1.06.03 12:50 臺北時間

【天道盟崛起解密2】解密天道盟為何不稱「幫」 廣設分會不立堂也有眉角

天道盟的精神標語。
天道盟的精神標語。
1987年,羅福助、楊登魁、吳桐潭等人陸續出獄,在全台廣設天道盟最初六個分會,包括「太陽會」「濟公會」「孔雀會」「不倒會」「敏德會」「仁義會」(前身為「鴨霸會」)。同年,天道盟還與日本山口組結盟。1989年,日本山口組更派員來台與天道盟多名角頭交流,天道盟也派員赴日本山口組見習經營模式。
至於天道盟為何叫「盟」,竹聯、四海卻叫「幫」?所謂「盟」,即與美利堅共和國聯邦、州政府的分工一樣,即各州各有各自的地盤,中央另有聯邦機制。台灣各地角頭雖成立一個聯盟,各角頭除在各自原地盤經營外,另有一個中央共同話事機制,強調是台灣本土黑幫勢力,也有人稱「本省掛」。
天道盟運作之所以用「會」而不用「堂」,則與台灣各地的宮廟脫不了關係,尤其以台語而言,通常一定會說「會」,不會講「幫」。加入天道盟的各地角頭,某種程度是以天道盟某分會組織名義發展,例如太陽會、同心會、天德會、正一會等,天道盟成立後,許多台灣人認為要支持台灣人的幫會,加上省籍情結的對抗心,天道盟成立後,幫眾成員一時成長迅速,來勢洶洶。
天道盟不倒會的標章。(翻攝自TVBS)
天道盟是台灣3大黑社會組織中,地緣關係最強的角頭聯盟。相較於竹聯幫、四海幫,其組織發展是「由上往下」,以幫主為核心的集權領導模式;但天道盟發展策略卻是相反,採「由下往上」發展的聯盟集體領導體制,此模式與美國紐約「黑手黨」發展相似。
天道盟權力核心為各會系(家族)主流高層領袖為主,各會系彼此間共同設立一個各方可接受、願協調的機構,作為各組織間溝通的「最高仲裁單位」。若以其成員出身來看,多數以出生台灣本土為主,估計台灣本島至少有數千名活躍成員,與上萬名間接的合夥關係幫眾。

《鏡週刊》推出的【解密台灣黑幫】系列報導,並非鼓勵時下年輕人對黑幫有懵懂錯誤認知,甚至以加入黑幫成員為榮,報導目的實為探究台灣3大黑幫成立的歷史時空背景,隨著社會變遷有哪些演變,過去發生的血腥暴力案件,曾讓社會付出哪些成本,揭露台灣黑幫過去數十年血淋淋的爭鬥內幕,觀今鑑古。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