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1.06.07 09:59 臺北時間

第二次青春 知人知性也知心

人生下半場,正是我們能再一次冒險的時刻。(shutterstock)
人生下半場,正是我們能再一次冒險的時刻。(shutterstock)
當記者這麼多年,我逐漸步入中年,看著母親「變老」,自己也變老,我慢慢明白,變老對身體跟精神衝擊上,所帶來的辛苦部分,但是這裡面的時間給了我最好的禮物,就是讓我可以看到許多人跟事件的變化。在《暗巷》podcast系列裡,我談了許多社會邊緣人的起落跟處境,他們曾經是跟我們一樣的人;《賢妻良母失敗記》podcast系列對談裡,我跟邀請的來賓朋友則談到女性跟男性來到中年,不同層次的醒悟與轉變。
其實人從出生、上學、進入青春期,到邁向成年、中老年、到最後死亡,總有不同的門檻,每個人都有新的門檻要跨過。這些年,台灣已經來到高齡化社會,每七個人有一個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預估到115年,會來到每五個人就有一個老人。「老後」這個問題在人類歷史裡,是在這150年才有的,因為過去大家都活不到被說老的歲數。我去查台灣平均壽命的增長,很驚訝的發現,在這七十年,台灣人平均壽命增加了三十年,到目前來到八十歲。隨著人的壽命的延長,我們面對父母的老化跟死亡,接著也面對自己的老化,學習如何入老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課題跟顯學。在這個podcast系列,我要來跟大家聊聊「老後」。
最近我閱讀《老年之書》,裡面提到,過去,老年人被認為定了型,僵化,沒有前景跟發展性。在這個以青春為中心的社會,特別是中產階級,一直都站在年輕、健康跟事業成功的主流價值觀,多數人很難在這些價值觀之外去理解老後。瑞士精神分析學家榮格就認為,對老年人這些負面的刻板印象,是因為整個文化恐懼死亡,拒絕直視死亡,並且只強調青春年華的美好,遂抑制了人在晚年的靈性與心理成長。但是老後不是只有衰弱跟失能,它有許多多樣性的經驗,值得探索。尤其當越來越多人來到老後,我很好奇,他們生命經驗的綻放可以將生命邊境延伸到怎樣的境地,我們從老人身上所學到的教訓,可否帶領更多人不怕老,探索一個更豐富的老後生活?
我是在採訪安樂死跟無效醫療的專題中,發現許多充滿幽默、勇敢跟強韌的老者身影,而動念想好好研究老後。老,當然有很多困難跟問題,有時幾乎不是我們所能承受,比如,台灣平均壽命超過八十歲,平均健康餘命卻只有71.2歲,有近十年的老年時間(佔人生八分之一)是在不健康跟不順遂中度過,活越老,病越多,但是我又看到許多老人充滿韌性的面對老化的諸般現實,並鼓起勇氣應對。這讓我想起老年和精神科專科醫師愛格洛寧在《生命永不落》裡說的,我們的焦點太過於集中在老化的身體跟心智衰退上,身體一定會到達它的極限,但是老年人也有很多正面因素。真正失敗的不是老年,失敗的是我們沒有創造力跟意願去想像,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有它自己的方向與意義。
曾看到日本媒體報導獨老跟孤獨死的悲哀,後來看到東京大學教授上野千鶴子跟作家松原惇子紛紛表示不同看法,他們拓展了一個人的老後不是只有孤獨悲苦。上野千鶴子說,「不管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這一刻起,你將擁有面對生命風景的自在與期待。」揭示了一個人的老後,開展了女人的第二人生,也可以過的快樂。而松原敦子則說,媒體誇大孤獨死的悲慘,她認為孤獨死是他的理想,因為不用麻煩別人,也不用被家人送到醫院,忍受本人不想要的急救措施,就此直接往極樂世界。這些觀念不管大家能不能接受,都為老後提出不同的可能。
老後,不是只有悲哀跟衰老,不是沒有愛,只有寂寞。在老後這系列podcast裡,我們一起探索這些問題。我也想來跟大家分享我採訪的一些生命故事,這些故事展現了多元的老化樣貌,充滿悲憫跟智慧,足以改變我們對老後的體驗跟想像。
歡迎搜尋下載鏡好聽APP,追蹤收聽更多鏡好聽的精彩Podcast和有聲書。◆《我和我的老朋友》聽眾回饋募集中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