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2.01.30 05:58 臺北時間

【娛樂透視】本地特效團隊操刀《嗨!神獸》 馬國導演來台實現奇幻想像

真人動畫電影《嗨!神獸》以奇幻手法探討孩童面對死亡的態度,故事溫暖療癒。(滿滿額娛樂提供)
真人動畫電影《嗨!神獸》以奇幻手法探討孩童面對死亡的態度,故事溫暖療癒。(滿滿額娛樂提供)
真人動畫電影《嗨!神獸》以奇幻手法探討孩童與大人面對死亡的態度,馬來西亞導演池家慶選擇在台灣取景、與本地劇組合作,從拍攝到完成耗時兩年,總預算約新台幣8,000萬元。
片中大小兩隻神獸由視覺效果總監李志緯帶領台灣團隊打造,在導演要求下,從毛髮長度、表情到外型均力求予人溫暖療癒之感,是他製作過最難的CG生物,也獲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提名肯定。
「家慶哥哥,姨丈是不是不會回來了?」幾年前池家慶的父親染上登革熱,3天內病逝,措手不及的家族大人忙著處理後事,小朋友似懂非懂哭著參與相關儀式。百日那天,他見年僅7、8歲的表弟獨自坐在角落,趨前問候,卻因對方一句話瞬間淚崩,於是起心動念寫下《嗨!神獸》的故事。
李志緯(左)帶領台灣特效團隊打造神獸,在池家慶(右)的要求下,從毛髮、表情到動作細節都要精準呈現。

膽粗粗導演 池家慶

1983年12月21日生於馬來西亞雪蘭莪州,馬來西亞多媒體大學電影與動畫系畢業,現為導演、編劇、監製,作品包括電視電影、情境喜劇和廣告等。

代表作:

  • 2020年《嗨!神獸》
  • 2015年《懼場》入圍馬來西亞電影展(與陳炳豐共同編導)
  • 2010年 電視電影《媒人幫》獲馬來西亞金視獎

敢敢死視覺  李志緯

1979年2月8日生於台灣台北市,復興美工畢業。資深電影後期製作,專業涵蓋數位編輯、3D、合成、調光和數位工作流程等。

代表作:

  • 2021年《瀑布》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
  • 2020年《嗨!神獸》入圍第57屆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
  • 2015年《刺客聶隱娘》
  • 2013年《總舖師》
劇情描述在漁村長大的男孩阿吉,與父親、阿嬤相依為命。阿吉的爸爸告訴他,傳說中有種神獸「食夢貘」會吃掉人類做的惡夢,讓大家一夜好眠。某個颱風夜過後,出海捕魚的爸爸不幸失蹤,生命遭逢巨變的阿吉遂在尋找神獸的過程中踏上成長之路。
池家慶小時候就聽過食夢貘的傳說,據此完成故事大綱,由馬來西亞編劇鄭咏怡寫第一稿劇本。之後他找上有合作機緣的滿滿額娛樂,獲總裁支持,加上劇本入圍香港電影節針對新導演舉辦的「早鳥計畫」,為滿滿額帶來投資信心,最後與華納集團、凱擘影藝和百聿數碼等公司共同出品。
真人動畫電影《嗨!神獸》以奇幻手法探討孩童面對死亡的態度,故事溫暖療癒。(滿滿額娛樂提供)
起初池家慶想在馬來西亞拍攝,卻因來台環島旅行、對漁村之美大為驚豔,且背山面海的地理位置也提供神獸自由進出的條件。於是他「膽粗粗」地問出資方是否能到台灣拍攝,滿滿額答應後,他又主動提議不帶熟悉的技術團隊,「敢敢死」地隻身前來,嘗試與台灣劇組合作。
在台灣拍攝勢必要修改劇本,剛好當時馬來西亞編劇梁秀紅在台灣念電影,「比較熟悉本地的環境和人們說話的語調」,於是池家慶請她操刀,完成後於2018年在宜蘭的漁村開拍。
《嗨!神獸》2018年在台拍攝完成,飾演一家3口的楊釆妮(左起)、白潤音和李李仁一起出席殺青宴。(翻攝自mingweekly.com)
池家慶表示,片中神獸形象的靈感源於馬來貘,個人喜好之外,他拍旅遊節目時,造訪過馬來西亞保育中心,看到黑白的成年馬來貘身邊跟著一隻布滿斑點的幼獸。當時在籌備《嗨!神獸》的他,得知小馬來貘6個月大後,斑點才全褪去,「褪色就代表長大」,正好呼應電影的成長主題。
很多監製看了劇本,認為他拍第一部長片就做特效會拉高預算,池家慶一度也考慮放棄,「但少了神獸,我對故事就不感興趣。」由於投資方和演員都會詢問他神獸長相,同時不確定是否能在亞洲找到有製作能力的團隊,為此他找朋友依想像做了10秒鐘的影片,大家才有信心參與製作。
《嗨!神獸》全片特效鏡頭近300個,有時特效團隊要花上1個月才能達成導演的指令。(滿滿額娛樂提供)
池家慶拍完片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尋找特效團隊,直到遇見李志緯,雙方決定合作,「人與人合作一定有挫折,一定要找能和你一起熬的人,李志緯個性很執著,跟我非常適合。」過程中雙方對神獸的想像不同,經歷痛苦的磨合期,拍桌吵架是家常便飯,但吵完後晚上繼續為工作講2、3個小時電話,直到深更半夜,池家慶很喜歡這種遇到問題就馬上討論的互動模式。
雙方對神獸的想像不同,拍桌吵架是家常便飯,但吵完後繼續為工作講2、3個小時電話。
為了打造神獸,李志緯的基本功課是研究動物行為模式,包括細微的動作、表情變化和移動速度等。池家慶希望神獸的形象可愛、撫慰人心 ,要求他把牙齒磨圓、腿變短,以及放慢動作,種種要求讓李志緯大喊吃不消,「因為四條腿的生物已經很難做,還要創造一個角色的設定,更增添執行難度。」
池家慶(右)與李志緯(左)遇到工作相關問題會馬上討論,他很喜歡這樣的互動模式。(滿滿額娛樂提供)
池家慶與團隊看了很多有關馬來貘和豬的相關影片,模擬牠們的動態,找出最適合的母子互動和情緒表達方式。外型細節也花了很多功夫,例如毛髮長度,以及要不要有眼睫毛。他認為,毛髮太長會讓神獸顯得太凶猛,所以花不少時間修改。
池家慶說明:「神獸身上有好幾億個毛孔和毛髮,特效人員算一張一秒鐘的圖,可能就要好幾個小時。每討論出一個方案,他們要花一個月製作,我看了若覺得不對,得再改。」池家慶動動嘴巴,卻是特效團隊一個月的工作量,因此每次他講「不OK」,大家都頭皮發麻,如此耗了兩年才完成,總計全片特效鏡頭近3百個。
飾演父子的李李仁(左)與白潤音(右)在片中的互動溫馨感人。(滿滿額娛樂提供)
預算有限,有些場景必須實景拍攝,例如片中3位小朋友在船上的一場戲,劇組沒有錢搭泳池,只好把船開到外海,固定好3位童星坐的船,周圍安排蛙人待命。池家慶在岸上指揮,由副導傳令,攝影師則在另一艘船上拍。開拍前彩排多次,也帶小朋友了解在海上的感覺,過程順利。
選角方面,池家慶看到白潤音的照片很喜歡,試鏡後更驚訝於他細膩的動作表現,認定他是天才型演員,並依他的表演和講話方式修改劇本。白潤音去年底也因本片拿下韓國首爾九老兒童國際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台灣影視根基深厚,人才和資源唾手可得;馬來西亞也有人才,但相關經驗比較少。
媽媽的角色,池家慶想找已當媽媽的演員。當時生下雙胞胎兒子不久的楊采妮,看過劇本很快答應接演,希望以後與孩子一起看這部片。呂雪鳳及李李仁分飾白潤音的阿嬤和父親,台語功力深厚的兩人常即興演出,對白契合自然,為電影加分。
呂雪鳳(右)的台語功力深厚,即興對白為電影加分不少。左為楊采妮。(滿滿額娛樂提供)
池家慶從小喜歡看宮崎駿動畫作品,希望打造出像龍貓一樣溫暖、療癒的食夢貘。 他在台灣拍片感受到文化差異,認為台灣影視根基深厚,人才和資源唾手可得;馬來西亞也有人才,但相關經驗比較少。
池家慶驚豔於台灣漁村之美而赴宜蘭拍片,認為本地劇組重視導演的需求,給予他百分之百支持。(滿滿額娛樂提供)
此外,馬來西亞影視產業因預算而發展出固定拍片模式,導演不敢要求太多。但台灣劇組專注導演的需求,總先問他要怎麼做,並提供參考資料,百分之百支持他,這是台灣和馬國拍片的最大差異。因此他學到:導演就是要把想像畫面好好呈現出來,「敢敢地要求,不要怕。」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