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2.05.14 05:58 臺北時間

「替無法發聲的人發聲」 李道明用紀錄片留下歷史轉變

李道明製作、曾文珍與許明淳共同導演的《水-地沉下去了》獲不少獎項肯定。(李道明提供)
李道明製作、曾文珍與許明淳共同導演的《水-地沉下去了》獲不少獎項肯定。(李道明提供)
身兼紀錄片導演、製作人、學者等多重身分的李道明,近40年來參與製作的紀錄片內容廣泛,其中環保、原住民、台灣社會與歷史議題約各占1/3,而這也是李道明向來關注的。早年李道明許多自己想拍的紀錄片都用16mm膠卷拍攝,儘管成本較貴、也較難在電視播出,但而今回顧,他也慶幸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因現在看當時錄影帶的畫質都覺得很差,但16mm膠卷畫質相對清晰,更能替歷史留下見證。
1980年代中期開始,李道明因開始拍社會運動,看到不少因環保問題出現的抗議活動,於是想進一步記錄人們對於環境問題提出的解決方式。在1991年他獲得金馬獎最佳紀實報導片的《人民的聲音(環保篇)》中,就具體呈現各方的態度,例如在高雄後勁五輕廠造成汙染的問題上,官方以經濟發展為考量、想以金錢解決,當地居民則因長年受害、堅持反抗。
李道明紀錄片《人民的聲音(環保篇)》中留下當年高雄後勁反五輕抗爭的過程。
1990年代中期,李道明認為當時台灣環境未來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水,可是人們對水的認識非常少,所以就想做水方面的題材,內容包括飲用水、灌溉、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等問題。李道明率領「多面向藝術工作室」同仁一起找資料,拍攝《水》系列紀錄片,從人的角度切入,看水的問題、提出處理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中曾文珍與許明淳共同導演的《水-地沉下去了》更獲東京地球環境映像祭優秀賞與永續台灣報導獎影帶類首獎。
李道明紀錄片《離鄉背井去打工》深入泰國勞工在台遇到的各種問題。(李道明提供)
另在原住民題材部分,李道明指出,「紀錄片應該是為沒辦法發聲的人發聲,因此有機會接觸原住民之後,就知道原住民其實位在台灣社會的最底層、沒辦法發出自己的聲音,所以覺得有必要讓社會理解原住民文化與社會,特別是豐富的文化與哲學理念。」李道明曾拍過《矮人祭之歌》《排灣人撒古流》《末代頭目》《路:TSUENU》等原住民題材紀錄片,後來在2013年,他特別將20年來拍攝所有關於原住民族的影像素材,全部捐贈給原住民族電視台。
至於台灣社會與歷史議題的紀錄片,李道明曾與公視合作「戰後50年」系列,回顧台灣民主化、原住民運動、工運等;2006年他擔任製作總監的公視史詩系列紀錄片《打拚:臺灣人民的歷史》,也具有宏觀的歷史視野。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2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