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2022.06.22 14:41 臺北時間

美研究指出腦霧類似「化療腦」 輕症仍可能導致神經受損

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2年多,許多後遺症也持續出現。(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2年多,許多後遺症也持續出現。(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許多後遺症與相關研究也持續出爐,其中「腦霧」(brain fog)就是近來人們廣為關注的一種新冠後遺症。一項美國研究就指出,「腦霧」的症狀和人們得到癌症後進行「化療」所產生的「化療腦」(chemo brain)有相似之處,因此可能可以透過治療癌症的方式來治療腦霧,不過即便是輕症,仍可能導致神經受損。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科學家近日發現,影響了20到30%新冠患者的後遺症「腦霧」,其在生物學上,與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所發生的「認知障礙」相似。兩種情況都可能因過度炎症,以相同過程損害相同的腦細胞。
新冠確診者和接受化療的人都會面臨相同症狀,那就是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信息處理速度減慢。雖然在生物學上,腦霧及化療腦並非完全匹配,但仍有部分重疊,因此這項研究,讓科學家們認為,可能可以更快找到治療這兩種疾病的方式。
神經病學與神經科學教授孟赫(Michelle Monje)就指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是,由於腦霧和化療腦在病理生理學上十分相似,因此過去10年學者們研究治療癌症的相關方法,可能有助於用來治療腦霧。在症狀康復上,癌症醫師則認為患上腦霧或化療腦是「好壞參半」,有的人腦功能會恢復,但有的人不會。
大腦中的髓磷脂(Myelin)是用來隔離神經元的脂肪塗層,可有效加速神經信號傳遞,然而化療會導致髓磷脂受損因而讓神經傳導變慢,孟赫教授就擔憂,若是冠狀病毒讓人體同樣產生如此強烈的免疫反應,包括廣泛的炎症,可能就會發生如髓磷脂損害的類似情況。
此外,在新冠病毒的動物實驗中,感染輕度新冠的老鼠,其腦中管控學習和記憶的海馬體之神經元受到了損害,此外產生髓磷脂的細胞也受到傷害,並且髓磷脂的損害可在1週內發現,並持續7週。
目前,孟赫教授的團隊正在研究開發治療腦霧的藥物,並且將持續調查其對於治療新冠是否有用,雖然腦霧與癌症的認知障礙有許多相似之處,不過仍可能存在差異,「我們需要明確測試任何有關新冠的潛在療法」。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2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