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2.09.30 13:43 臺北時間

【好聽人物】拯救無數都會男、女子! 毛奇的品味生活:選擇讓我感到自由

飲食文化工作者、《深夜女子的公寓料理》作者毛奇,此次與鏡好聽共同製作Podcast節目《毛奇的食物提案——下班我想吃這個!》,將首度親聲講述多年累積的飲食故事與料理撇步。(鏡好聽提供)
飲食文化工作者、《深夜女子的公寓料理》作者毛奇,此次與鏡好聽共同製作Podcast節目《毛奇的食物提案——下班我想吃這個!》,將首度親聲講述多年累積的飲食故事與料理撇步。(鏡好聽提供)
新生代飲食書寫作家、《深夜女子的公寓料理》作者毛奇,在深夜時段起家,透過知名粉絲專頁「深夜女子公寓料理習作」,療癒了無數上班族深夜寂寥的心靈,曾經行走異國巷弄與台灣鄉鎮尋訪食物產地與人群,其中這種種故事、與她私房的料理技巧和搭配,都將首度親聲講述,在與鏡好聽共同製作的Podcast《毛奇的食物提案——下班我想吃這個!》分享給大家!
緩坡向上,車漸漸駛入士林山區,剛剛還喧囂的城市,瞬間寂靜,我們正往飲食工作者毛奇的公寓前進。終於,在一座隱蔽的小階梯前下車,循著階梯向上,連接了一片住宅區,Google Maps早已失靈,只能按著門牌一戶戶搜尋,直到摸到了這片建築的最邊邊,才終於發現對的門牌號。
下來迎接的毛奇,一身白T、休閒褲居家模樣,很親和,也很有活力,令人好奇,是什麼原因、什麼樣的眼光,會讓這樣一位充滿生命力的七年級青春女子,選擇安居在Uber Eats的服務範圍之外?
毛奇家不算大但五臟俱全,一進門,視線的焦點會落在右手邊的一大片落地窗,窗外的綠意像一幅畫;往另一頭看,則是精心打理過的開放式廚房,中島連著一張木餐桌,是毛奇最常辦公的地方。
「每天早上起來自己弄點東西吃,然後就開始工作,」得知毛奇是上班族時,有些意外,渾身散發的那種自在氛圍,還以為一定是自由接案者,但她說,喜歡固定薪水的安定感,工作性質彈性,大部分時間可以窩在家遠端辦公。然而,當工作與生活融在一起,切割與轉換就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毛奇這次會與鏡好聽攜手製作《毛奇的食物提案——下班我想吃這個!》Podcast,「當辛苦工作了一天,我可以為自己做點什麼?」毛奇說做點好吃的慰勞、犒賞自己,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儀式感。在節目中,她將與聽眾分享如啤酒、肉食、米食、甜點⋯⋯等不同種類食物的故事以及她走訪各地所體驗到的飲食文化,更將在每一集節目的最後揭露一個私房飲食Tips,有時是獨門的食物搭配推薦,有時則是畫龍點睛的料理小技巧。
事實上,在毛奇自稱佛系經營的粉絲頁「深夜女子公寓料理習作」中,不乏這些做給自己、給朋友們一起享用的美食。滑著一張張照片、貼文,可以充分感受到一種無拘無束的氛圍:莫札瑞拉可以拿來煎蛋,搭著辣油吃,水梨能配上素雞和糖醋嫩薑片,而蜂蜜蛋糕切片烤熱後,滴上幾滴白蘭地,瞬間有種日式大正風情⋯⋯各種獨門吃法,不受傳統料理規矩給限制,而除了這些料理、搭配的撇步外,毛奇也時常分享上山下海與食材相遇的過程,目前已經累積了近4萬追蹤,擄獲了一大票死忠粉絲。
毛奇曾在粉絲頁上分享蜂蜜蛋糕淋上白蘭地的吃法,是從寫作「京都三部曲」作家壽岳章子書裡讀到的,是作者父親喜愛的吃法。(毛奇提供)
看著一篇篇細膩處理食材的分享,或是意料之外的大膽搭配,忍不住想:能如此「懂吃」,大概是家學淵源?
「才不是,我爸媽都是教授、老師,從小家裡不是特別講究吃⋯⋯」毛奇談起與飲食文化結緣契機,是在大學時修的一堂飲食人類學的課。上課聽老師談飲食,下課則跟著老師到處吃,「做人類學的田野研究,就有點像是要跟陌生人混熟、搞清楚他們在幹嘛。那一起吃飯、煮飯,或是帶著食物出現,最可以拉近距離!」
這個過程不只養了她的味蕾,也養出她關懷人、土地及食物的獨特視角,觀察不同部落、族群是怎麼處理食材、怎麼吃,也累積了一些旅行經驗,並在多家媒體撰寫專欄,「吃東西其實跟任何的藝術經驗一樣,閱讀、看畫,品味要好,資料庫就要大。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多吃、多煮,就會有差。」
除了寫作,毛奇也常上山、下海與各種食材相遇,圖中是毛奇在馬祖四維村發現的巨大海帶。(毛奇提供)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飲食,在2018年,毛奇到歐洲有「慢食大學」美譽的北義大利美食科技大學進修「食物行銷與溝通」的碩士學位,更因為實習的關係,在德國柏林工作了一段時間。那期間,毛奇一點一點完整了屬於自己的食物系譜,從過去人類學田野式的觀察,更觸及到了Fine dining、星級餐廳、廚師與廚藝等領域,「從土地、生產者、作物,到他們怎麼吃、城市廚師怎麼用,類似食材的定位如何,再到怎麼在家自己簡單做⋯⋯就是想要全方面理解食物。」
除了專業上的累積外,毛奇也發展了屬於自己的生活哲學,「好好吃飯、好好生活,聽起來有點老套,但我覺得生活有很多不容易的地方,能在範圍內把日子過好、不要有怨懟,我覺得這滿重要的。」
對毛奇來說,能在範圍內把日子過好、不要有怨懟,就能好好生活。(鏡好聽提供)
她進一步解釋何謂在範圍內把日子過好,「就像我可以喝酒,但我不一定要喝很高價的酒才是成功,而是我可以清楚跟你說我酒的品味,這種態度在歐洲、在我所受的飲食訓練裡,是會被尊敬的。金錢資本有時候沒辦法控制,但品味並不一定要受限制。選擇,會讓我感受到一種自由。」
就像這間小公寓,大概也不是主流的選擇,但在能負擔的範圍裡,毛奇將它打造成自己想要的狀態,享受屬於自己的舒適感,不用羨慕別人什麼、沒有Uber Eats就自己下廚,在既有的工作與生活的框架裡,還是可以為自己創造一些驚喜感與享受,有品味同時也可以很自由!
🎧 馬上登入鏡好聽收聽《毛奇的食物提案——下班我想吃這個!》Podcast ➤ https://bit.ly/3UO37eV
(鏡好聽提供)
採訪撰文|蕭閔云
視覺|陳克宇・李智為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