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2.11.24 05:58 臺北時間

【鏡頭下的家人4】幫導演挖掘作品特質 北影剪接師用「保母」妙喻敘事心法

片中與信仰相關畫面,剪輯時討論許久。 (傳影互動提供)
片中與信仰相關畫面,剪輯時討論許久。 (傳影互動提供)
《神人之家》的剪接師黃懿齡今年拿下台北電影獎最佳剪輯,也入圍本屆金馬獎同獎項。作品有《灣生回家》《翻滾吧!男人》《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等,曾以《台灣棒球百年風雲:站在火山口》獲金鐘獎提名。採訪當天她不在台北,以視訊方式暢談剪輯的心法,以及與盧盈良合作的模式。
黃懿齡以往都根據導演的故事大綱先剪一個版本,再彼此討論內容。不料這次她的粗剪版與大家的期待有落差,盧盈良要求每天去剪接室,與她花了一個月逐格、逐場討論。盧盈良一度擔心此舉會把黃懿齡嚇走,她雖覺得「導演很煩」,但理解家庭題材是導致盧盈良糾結的主因,願意配合對方,首度以這種方式剪片。
《神人之家》的剪接師黃懿齡今年拿下台北電影獎最佳剪輯,也入圍本屆金馬獎同獎項。(台北電影節提供)
經過頻繁討論,黃懿齡慢慢摸索出盧盈良想要的感覺,找到故事方向。她說:「最難的是影片開頭的半小時,剪了十幾個版本。」他們對第一個鏡頭是否要與信仰有關,以及占多少比重等討論很久,也嘗試不同做法,後來全數推翻。由於作業時間拉很長,期間他倆為維持生計得接其他工作,前後耗時一年多才完成剪接。
談到剪接師與導演的關係,黃懿齡形容像保母。她解釋:「比方導演說這是我的小孩,希望他參加唱歌比賽,你就得去認識、照顧這個小孩。過程中你看到小孩有些爸媽沒發現的特質,就要跟對方溝通:『你說這小孩會唱歌,但我覺得他好像比較喜歡跳舞或適合畫畫。』」
黃懿齡擅長從大量的影像資訊裡抽絲剝繭、讓敘事流暢,心法是看第一遍素材時要詳細做筆記,以保母角色來比喻就是「多和小孩相處,知道他的想法與喜好。」她認為只要熟悉素材,有時它會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旁的盧盈良聽了很有感,直言到頭來剪接師比導演更了解自己的作品。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