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13:10 臺北時間

【文化桃園】第3屆桃園文博會 從生物學角度看桃園超級物種

歷屆文博會結合不同主題,呈現桃園特色和不同族群認同。(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歷屆文博會結合不同主題,呈現桃園特色和不同族群認同。(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從2018年起,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客家事務局、原住民族行政局、農業局、青年事務局、教育局與經濟發展局等7個局處共同策劃下,每2年舉辦一次的桃園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簡稱:桃園文博會),即將迎來第3屆盛會。這次以「桃園超有種」作為桃園文博會策展主題,從生物學的演化角度,探討桃園這座城市在自然環境與多元族群的交流發展中,如何進化出專屬於桃園的「超級物種」。
策展團隊親臨復興區高坡溪山羊峽谷田野調查。(格式展策設計提供,攝影陳敏佳)
擔任桃園總策展人的格式設計總監王耀邦指出「我認為每屆活動,都要找出一個凝視這座城市的新方法,在第2屆『走桃花』策展中,我們試著以自然生態來看待城市。『生物學』成了這次看待桃園的一個新視角。」當活動從國家級的會展,轉變為地方型文化盛事,最大的差別,在於更能聚焦在桃園這片土地,用自身的地區性視角,來觀看城市流變。

●找出凝視這座城市的新方法

過程中團隊進行田野調查,從族群來看,桃園是臺灣西半部原住民最多的城市,也有移工以及新住民2、3代,再加上閩南和客家等人口,是塊具有文化交錯性的土地;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早期桃園是農業興盛的地區,擁有許多陂塘,接著因工業化及航空城建設,成為運輸和交通發達的物流中樞;在地理方面,除了被山林所包圍,也擁有豐富的內陸水系。」王耀邦一連提出數個觀點,認為不論是從族群、產業還是自然角度來檢視,桃園就像是一座具有混血性格的城市,不斷在包容與交融中成長。
田野調查過程中,也參考泰雅族留下的遷徙古調。(格式展策設計提供)

●生物學角度解析桃園很帶種

檢視桃園的發展,從農業到工商業,以及近年來諸如橫山書法藝術館或桃園市立美術館的建設與動工,又或是桃園科技藝術節、鐵玫瑰藝術節、桃園地景藝術節等活動的舉辦,王耀邦觀察桃園正在透過美學導入及議題式策展,深掘在地特色與發展城市文創品牌。
這次的主題「桃園超有種」,從地方角度舉辦文博會具有國家層級的展覽活動,就是一個「有種」的態度。另一方面,延續物種演化,展覽中將介紹「桃文藝型種」、「桃客聲紋種」、「桃原水系種」、「桃農原生種」、「桃廠大尾種」、「桃青未來種」與「桃兒迷你種」等7個獨屬於桃園的超級物種。
深入山羊峽谷田調,帶回水系種的奇想和創意。(格式展策設計提供,攝影陳敏佳)
「以達爾文的角度來看,目前留在地球上還沒有滅絕的物種,一定都有跟這個環境相輔相成的能力或適應力,這7個物種就是桃園演化至今的特色,從這幾個物種所對應的分區展覽中,可以回頭觀察到底桃園擁有什麼樣的環境或條件,才發展出這些特色相異的物種。」王耀邦針對第3屆桃園文博會的分區展覽,做出概略說明。
桃兒迷你種將是一座專屬於孩童的街道遊戲場。(dosomething studio 提供)

●2年1次描繪願景實踐未來

策展內容也與公部門角色連動發展「像『桃文藝型種』對照文化局、『桃客聲紋種』對照客家事務局、『桃原水系種』對照原住民族行政局、『桃農原生種』對照農業局、『桃廠大尾種』對照經濟發展局、『桃青未來種』對照青年事務局與『桃兒迷你種』對照教育局,籌備過程中,跟政府部門的討論是相當重要的。」王耀邦直言,以這次的物種規劃為例,就讓各局處有機會找出內部與專屬生物的關聯性何在,策展的重點不再只是展示這2年間有什麼施政成效,而是告訴社會大眾每個局處所觀照的核心價值。
田調過程也試圖從互動中找到親子共融的樂趣。(格式展策設計提供)
2年1次的頻率下,或許就有機會提前規劃2年或2年以上的計畫,讓文博會的籌辦與舉行,成為未來願景的實踐與檢驗。既是一場探問,也可以是場驗收,只要公、私部門與人民都能共襄盛舉,持續地做下去,桃園的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圖像,就會越來越立體,越來越清晰。
在地品牌都在活動中共襄盛舉。(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