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3.01.05 14:48 臺北時間

納粹迫害三代蒙陰影 政治受難者家屬談白色恐怖「失語」

紀錄片《我不是倖存者》中祖孫三代都難逃納粹暴力陰影。(公視提供)
紀錄片《我不是倖存者》中祖孫三代都難逃納粹暴力陰影。(公視提供)
《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週五(6日)晚間10點播出匈牙利紀錄片《我不是倖存者》(Born in Auschwitz),描述一位懷孕的猶太少女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產下女兒,但母親的創傷不僅留給女兒,更傳給外孫女。全片花費數年橫跨5國,記錄這對母女的創傷告解之旅,更現政治暴力事件對三代人的漫長陰影。
映後論壇以《政治暴力創傷的孤獨繼承人》為題,邀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政治受難者的後代施又熙、林小雲和王芃、以及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並越洋連線獲獎無數的紀錄片夫妻檔導演艾絲特謝克(Eszter Cseke)、安德拉斯塔卡斯(Andras S. Takacs),談論政治受難者後代的心理經驗,與如何開創政治暴力創傷療癒中的公共空間。
施又熙的父親是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施又熙說,「受難者的家屬等同於受難者」,家屬的經歷雖不是在獄中,卻面臨社會給出「我們要活得很堅強」的框架。回憶起幼時家中曾有疑似特務入侵的事,施又熙不諱言,經歷此類事件後,導致自己至今在面對外界時,情緒上常有一種「局外人」般的解離狀態。
本週五《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紀錄片《我不是倖存者》(Born in Auschwitz),映後論壇邀請政治受難者二代林小雲(左起)、主持人鄧惠文、政治受難者後代施又熙、王芃 、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探討政治暴力創傷相關議題。(公視提供)
施又熙的女兒王芃在分享時,情緒一度激動哽咽無法言語。專責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的促轉會委員彭仁郁表示,「白色恐怖在台灣很難被談」,家屬在公共場合講述時多少都承擔社會壓力。彭仁郁提及接觸過的政治受難當事人原認為已事過境遷,但後來還是察覺到心理的創傷,「過去硬是壓抑下來的創傷場景,說不出來的感官身體經驗會回來。」
王芃平復情緒後坦言,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是處在一個不太穩定的狀態,自己就如同電影中的三代主角般,「希望能夠自由的表達情緒」,這件事情或許已過去了,但還是要引以為戒。
林小雲提到在公開場合時有多次「失語」的經驗,她說,起先並沒意識到有受到傷害,內心的潛在擔憂是會被不當的議論,深怕表達時引起誤解,反倒擾亂原來的思緒。主持人鄧惠文表示,「最深沉的傷痛其實講不出來」,「當事者和家屬們所承受的,是大眾很難想像的一種孤獨。」
《我不是倖存者》在匈牙利獲得極大的迴響,引發大眾思考當今與未來的人們該如何面對國家、家族的政治暴力創傷。紀錄片導演艾絲特受訪時表示,「此故事不只是紀錄歷史,也想讓大家從中學習與試著談過往的創傷經驗」。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