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3.02.03 05:58 臺北時間

夫過世留千萬債務 她兼四份工養大四個孩子

許芯萍曾是團膳公司主廚,20年前開了「阿婆大湯圓」,用最傳統的方式製作客家料理。
許芯萍曾是團膳公司主廚,20年前開了「阿婆大湯圓」,用最傳統的方式製作客家料理。
逢年過節眾人都想吃湯圓求圓滿、求團圓,對阿婆客家湯圓的老闆娘許芯萍來說,團圓的意義更是重要。許芯萍原是負責新竹科學園區上千名員工餐飲的主廚,後與先生創業賣便當,卻因呆帳背上千萬元債務,2度創業販售傳統美食大湯圓。十幾年間,她歷經喪夫、喪子與孫兒傷、亡等衝擊,一度緊閉店門。最終,客家女人的韌性與堅強讓她認命但不認輸,靠著大湯圓讓家人聚合在一起。
阿婆客家湯圓位在新竹縣寶山鄉的山上,外觀宛若一般民宅,很有農村感。
這日已是中午用餐時間,「阿婆客家湯圓」店內尚無備戰氛圍,69歲的老闆娘許芯萍緩慢走到雞寮加水、至菜園拔蔥,長年務農、勞做,她曬得黝黑,臉上紋路深刻。「我們土雞都自己養,菜大部分自己種。假日預約的客人比較多一些,平時都還好。」話音剛落,不在預料中的熟客上門,她喚來長孫黃煒哲幫忙。
灶台前孫兒快手料理,豬油為底,油熱下紅蔥頭,霎時香氣爆棚;另一頭的許芯萍,手雖因車禍受過傷無法正常彎曲,落刀依舊快狠準,沒一會兒土雞已擺盤好待上桌。接著將冷凍庫裡包好的大湯圓入鍋。「圓糯米前一天中午就要先泡水,晚上磨,然後要壓、脫水,半夜起來翻一次,凌晨三點起來包。」
阿婆大湯圓遵循傳統手做,老糯米製作的超Q外皮,手工包進絞肉、菜脯、香菇等炒製的餡料,放進加入新鮮茼蒿的大骨湯底,料多味美。(25元/顆)
湯圓體積幾乎是幼兒拳頭大,內餡有香菇、豬絞肉、蘿蔔絲、菜脯,「要煮十幾分鐘。湯頭是用大骨熬的,我們也用來燙雞肉,所以很甜。」湯圓入口Q軟鹹香,滋味豐富,即便是成年男子,吃二顆就有飽足感。
鹹湯圓是客家傳統料理,但「客家阿婆」許芯萍的手藝並非傳承自母親,「以前家裡很窮,媽媽說女孩子不用讀書,給弟弟讀,我11歲就離家幫人帶小孩。」20歲時經人介紹,步入婚姻,夫妻二人一起入工班做板模,「很辛苦,看見新竹科學園區的餐廳在找人,那是外包的團膳公司,我就去應徵了。」老闆看她誠懇實在錄取,許芯萍從洗碗工做到主廚,之後自己創業賣便當,月賣上千個,外人看來風光無限,但帳是月結,常遇到工地訂單沒付款就落跑,不賺反賠,「1994年我先生肝病走了,算一算欠原料商1,080萬元。」
許芯萍(右)的長孫黃煒哲(左)今年18歲,他國小就立志要協助奶奶,接手阿婆客家湯圓。
4個孩子,那時最大的剛上高中,為了還債,她硬頸地日兼4份工,「凌晨二點下班,經過我先生的墓,都忍不住去哭、去罵他,怎麼可以留下4個孩子給我,自己先離開?」幸好孩子都很乖巧,3個兒子高中沒畢業就到市場賣魚、賣肉,花了10年時間還清負債。
「那時候去頭份看見人家賣湯圓,覺得很不錯就學。」22年前兒子提出要開店,許芯萍立刻想到這道料理,店開1個月,兒子說自己不會做生意,不做了,「我怕店收了丟人啊!就自己來。」湯圓店開在新竹市區,房租一個月就要2萬6千元,為了省錢,她搬回家裡經營,除了大湯圓,也賣客家料理,做法、滋味傳統道地,吸引行腳節目上門拍攝,阿婆大湯圓瞬間爆紅,許多饕客上門,最多曾日包上千顆湯圓。以為人生就此順遂,沒料到之後幾年的際遇,卻是戲劇編劇也難以寫出的劇本。
阿婆客家湯圓的招牌菜之一土雞,將雞肉放進大骨湯中川燙,肉質軟嫩鮮甜。(公雞1,300元/半隻,母雞800元/半隻)
「2006年,現在在幫我的這個孫子,剛滿1歲,我當時還在早餐店兼職,帶著他去,結果他掉進剛煮好的豆漿裡,全身面積65%燙傷,送去馬偕跟長庚,醫生說沒救了,我跪下去求他們,我說小孩子還很會叫,還會拿著油條要吃!」彷彿重回現場,許芯萍表情哀傷,停頓了一會才繼續。「2008年小兒子結婚前夕,老二跟他小孩出車禍,掉進山溝裡。」從隨身筆記本裡拿出一張幼兒照片,她的眼淚滑落,「12年前失火,照片都燒光了,只剩這張,這個小孫子,以前真的很乖。」
接二連三的悲劇讓許芯萍幾乎要被打垮,店門緊閉半年多,「不知道怎麼辦,每天在家裡一直想,怎麼會這樣就走了?」親人、社福團體上門安慰,沒能拉她出來,最終竟是周遭的不友善議論,刺激她振作,「就不想認輸啊!覺得要比他們過得更好。」
在山村開店,食材天然,自產自銷。除了菜單上的餐點,許芯萍也釀製醬瓜,不少客人離席後加購。「老闆娘很大方,還會招待我們吃她種的水果!」熟客透露許芯萍把客人當朋友,除了美味,人情味也是吸引他們上門的原因。
許芯萍(右2)把客人當朋友,除了美味料理,人情味也是吸引人上門的原因。
前2年遇上疫情,餐廳一度暫停營業,近日客人回流,高職餐飲科畢業的長孫加入掌勺,「現在菜都是他炒,客人誇獎他炒得比我好,我比較傳統,炒得比較油、鹹,他會減少一點。」看著孫子背影,許芯萍仍有些愧疚,「他身上還是有傷疤,每年要開刀、整型。我每次問他:『你會恨阿婆嗎?』他都說不會,還謝謝我帶他長大。」
假日客人多,不只孫子,兒女全都加入幫忙,「以後希望店可以再開大間一點,讓兒孫一起經營。」背過鉅額負債、經歷過數次死別,對許芯萍來說,錢已不是重點,她說:「只要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就好。」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