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3.01.19 07:58 臺北時間

【鏡評】電動車正在起飛

在2023年之前,電動車對消費者與企業主都是「信仰」,今天之後則是圖像越來越清晰的「事實」。
在2023年之前,電動車對消費者與企業主都是「信仰」,今天之後則是圖像越來越清晰的「事實」。
如果要選擇2023年最重要的爆發產業,那一定是「電動車」。經過多年的加溫,電動車產業已經走到引爆點,即將向上噴發。
這是繼智慧型手機之後,最重要的一次產業突破,代表了多層的意義:如果是準備買新車的消費者,今年有5分之1的機率會選擇純電動或油電混和車;如果是汽車銷售員,手邊的目錄最好要有幾款純電動新車;而對於眾多掌握關鍵零組件的台灣企業老闆,一定要看準、跟上這世紀級的大投資潮。
當然,電動車產業爆發也一定伴隨股市投資的機會,過去五年特斯拉股價獨自大漲的時代已經告一段落,接著會是全球電動車ETF(指數型基金)百花盛開的新時代,台灣的「電動車國家隊」成為投資亮點,成功搶入電動車核心供應鏈的科技公司也能吃香喝辣,全球的電動車企業群雄並起,如果能在自動駕駛取得領先地位將會成為未來十年的龍頭,現有的汽車公司有的會暴漲,運氣不好的會被淘汰,這又是投資人財富重分配的機會。
在2023年之前,電動車對消費者與企業主都是「信仰」,今天之後則是圖像越來越清晰的「事實」。從消費面來看,美國今年將賣出超過100萬輛電動車,比2017到2020年4年加總還要多,而且,有30萬輛電動車正在進入二手市場,消費市場有量、又有層次;從生產面來看,大小各式電動車組裝廠、超級電池廠的投資金額直逼新台幣3兆元,這是美國史無前例的產業大轉型,從北邊的五大湖畔,一直往南到墨西哥灣,以前破舊的「鐵鏽帶」,正在翻新成為智慧工廠雲集的「電池帶」。
在中國與美國二強爭霸的世紀大戰中,電動車是中美最大的共識。相較於「你死我亡」的軍事對決,與「有你就沒有我」的半導體競爭,電動車則是中美雙方同時猛踩油門,比成長速度、比產業規模、比軟硬體技術的全民運動。中國目前當然還遙遙領先,而且還想拉開領先差距,美國則拉著歐洲、日本、韓國打群架,現在的全球電動車產業就是F1賽道上的競賽,所有參賽者都卯足全力,以極限的速度向前衝刺。
中國最擅長的產業補貼,如今美國全部照抄,從最起頭的原物料一路補貼到終端消費者,還加倍奉送。拜登政府從今年開始給予每台「美國製」電動車最高約新台幣22萬元(7,500美元)的補貼,完全展現大國風範。以通用汽車Chevy Bolt一台標價才約新台幣75萬元(2.5萬美元),聯邦政府給22萬元的補貼,車主開5年再省超過30萬元油錢,還有電動車不用換機油、維修費極低,消費者等於不拿錢就可換新車。
告別虎年,請把通貨膨脹、升息暫放一旁,兔年的關鍵字,就是電動車。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