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3.03.18 05:58 臺北時間

【守護黑面琵鷺番外篇】《守護黑面琵鷺》耗時30年 梁皆得拍鳥險命喪水田

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呈現許多耗費心血才拍到的鳥群畫面,讓愛鳥觀眾看個過癮。(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呈現許多耗費心血才拍到的鳥群畫面,讓愛鳥觀眾看個過癮。(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資深生態攝影師梁皆得近期推出紀錄片新作《守護黑面琵鷺》,片中呈現30年來歷經長途跋涉、耗費心血才拍到的畫面,讓愛鳥觀眾看得過癮,長期拍生態紀錄片的梁皆得也分享他的工作甘苦。
他透露,早年使用16mm的攝影機,全部拍完再沖洗底片即可,因此收工之後可以休息。且底片很花錢,他拍攝時會很節制。加上以前的攝影機很省電,一個電池可以用好幾天,一旦沒電,只要找地方充電即可,不需要太費心。
但現今都使用數位攝影機,用的是記憶卡,不想要的畫面很輕易就刪掉,會沒有節制一直拍。
如此一來,反而要花很多時間存檔,之後還得過濾素材。有時太累沒有馬上整理,日後得花更多時間整理。
梁皆得坦言:「我們常常拍了很多素材,所以利用晚上時間存檔。萬一太累了而沒有整理,還是要花時間補回來。」他因此感嘆:「雖然科技進步了,老實說工作時間沒有比較省。」
梁皆得表示,拍鳥者要了解被攝物種的習性,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圖為黑嘴端鳳頭燕鷗。(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另外,梁皆得有時必須去人煙罕至的地方拍鳥,比方之前去中國大陸拍黑嘴端鳳頭燕鷗,常在一座無人島上過夜。擔心身體發生突發狀況,他出門拍照除了基本物品,還會帶一些藥膏。
他回憶:「有次去台南拍一種水雉,非常漂亮的鳥類,某天不知為什麼突然起疹子,全身發癢。我原本在田裡(等候),乾脆把攝影機留在那裡,趕快開車去找診所。還好去得早,不然可能會發生敗血症。那是非常嚴重的過敏,還好及時趕去(就醫)。」發生上述事件後,他現在出門拍照都會帶抗組織胺的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後輩若有意投入相關領域,梁皆得給予2個建議。他說:「我遇過一個剛開始拍鳥的人,他帶了一組相機卻連怎麼架機器都不會,但這是最基本的。」
此外,拍鳥總得知道拍的是什麼樣的鳥,以及牠有什麼樣的行為。梁皆得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先了解你的被攝者,現在網路的訊息很多,對年輕人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要先做功課。」
他認為,現今年輕人拍紀錄片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我們年紀比較大了,常跳不出框架,有一定的說故事方式。」但年輕人表達方式不同,應該可以拍出一些不一樣的作品。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