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17.09.18 07:50 臺北時間

【國際人才濟濟,台灣人才岌岌】台灣只有戰術沒有戰略,不是找到外國人才就能解決。

【國際人才濟濟,台灣人才岌岌】台灣只有戰術沒有戰略,不是找到外國人才就能解決。
「台灣欠缺高度的整合,不缺中高階人才。找最高階人才,也要放對位置才有用。」
畢業後進了某台灣電子大廠 A 公司工作 6 年半,小海(化名)看著 A 公司的工程師陣容從 2,000 人一路成長到 7,000 人,而他所屬的軟體部門也在幾年時間內拿下十幾項專利,自己多半是主要發明人,也帶領很多專案和跨部門整合,升遷快速,可說年紀輕輕就累積不少工作成就。頂著人人稱羨的眾多頭銜和所得,在公司內的發展也很好,小海終究還是選擇離開。
2013 年,無論對 A 公司還是小海個人而言,都還在大好年頭,但他卻將履歷放到 LinkedIn 上,把眼光放向了國際,計畫出走。沒多久時間,蘋果、亞馬遜、Intel 都找他面試,陸續洽談他到歐美、中國工作,未料他最終卻前往韓國首爾,進了跨國 B 公司的手機部門。
即便所有人都認為小海是被高薪所吸引,但他直言:「對大環境前途感到憂心,加上怕自己失去競爭力,這兩個是主要原因。」他觀察,雖然台灣的技術力不輸國外,但當時手機產業已經出現高度同質化現象,競爭激烈導致將利潤下滑,而且 5G 商轉可能要到 2020 年才有機會,自己應該趁這段時間,培養工程技術以外的實例和成績,才會產生出走的念頭。
小海解釋,由於自己不愛美國的飲食與文化,加上提出邀約的部門他也不中意,所以中途就推掉這份許多人擠破頭想要的工作。至於崛起中的中國,小海則認為,兩地文化與語言太過接近,去那裡無法累積到真正的國際經驗,所以最後才落腳「本來不在雷達內」的韓國。
由於 B 公司是有計畫性地在引進國際人才,當然也有專責部門處理外籍工作人士的簽證,而且對於攜帶子女者甚至提供教育補助,所以小海說,B 公司以外的外籍員工可能會遇上的問題,在他身上完全不會發生。
「以前 B 公司有很多外國人,這幾年少了很多,因為之前有段時間不景氣……外國人分兩種,一種是他們會本國人不會的,這種人不太會砍。第二種人是他們會的和本國人差不多,但 B 公司是引進外國人讓工作文化和國際接軌,不要持續僵化的韓國工作文化,所以是策略性改變職場文化,B 公司這一塊相較於台灣企業,是不錯的點。」
雖然落實到執行面上,或許外國人被韓國職場文化改變的狀況會比較多,畢竟韓國人的群體意識和階級制度都很強,但小海認為,B 公司的優點在於策略高度,至少他們很有意識地在援引國外資源來加強企業競爭力,這是非常值得台灣企業學習的。
不只正職工作,B 公司也用非常好的待遇,延攬來自全球頂尖 19 所大學的學生(通常是 MBA)到公司內就職與實習。對 B 公司來說,來自名校的人脈與專業,還有對不同市場的熟悉度,都是值得 B 公司研究、利用的戰力,而且這些表現優秀的實習生,也容易留在 B 公司內繼續發展。小海認為,目前台灣也還沒有類似制度,是非常可惜的一點。
雖然小海認為,當初他能獲得國際企業青睞,或許是和自己的技術能力,還有手上掌握的不少專利有關,但進入 B 公司時,他負責的主要工作比較像是面對中國和台灣的窗口,總有被「大材小用」的感覺。
「來之前會想說要學很多東西,來了以後發現過去自己以為的優勢,他們沒有用到,有點慌張,怕累積不到專業能力。但後來改變想法,如果累積技術,那跟在台灣差不多,專案管理也是,繼續做也是累積頭銜,於是換念頭,台灣人無法得到的是跨語言的優勢,我把韓文學好,回去相對吃香。如果我有跨語言跨國際優勢,比起只有技術的人更好。」
「技術問題老實講,來 B 公司學的比在台灣少,因為這邊是小螺絲釘,不像在台灣什麼都要學,台灣人其實很有憂患意識,怕學得不夠,但 B 公司太大,給我們民營企業(中)的公營企業的感覺,來就要待到老,所以這邊的憂患意識不強,有點像工研院的感覺,工時長壓力大,但不太會離職,會做很久,不擔心學得不夠會失業,他們相信公司終究會幫他們找一個職位待著。憂患意識和主管要求都不一樣,台灣主管要求多思考多涉獵,B 公司的話就是上面要求你去執行,這都是有好有壞。」
目前在 B 公司的外籍人才中,最多的就是印度與中國人,日本可能位居第三,依照小海的觀察,其實台灣工程師的實力,不管與這些國家還是韓國相比,都毫不遜色,而且又非常認真工作,所以在這方面並不需要擔心。
但他也指出,台灣缺乏的其實是創新與策略人才,如果想要透過招攬國際人才加強戰力的話,應該先從這類型的人下手,不是再從印度找工程師來台灣。然而他話鋒一轉,卻也憂心地說,「台灣欠缺高度的整合,不缺中高階人才。找最高階人才,也要放對位置才有用。」
台灣的策略高度,比較像單兵作戰,一盤散沙,沒有戰略只有戰術。這不是單純找外國人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從策略性引進國外人才轉變職場文化,到集團跨部門的資源與資訊共享,小海認為 B 公司從策略高度、開放世界人才,再加上韓國對在地企業的保護、整體產業對基礎建設(從軟體到平台)的高度整合,有太多值得台灣借鏡的地方,台灣現在要開放招攬人才是對的,但把對的人才放到對的位置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有太多制度要改變,才有辦法和國際競爭。
「現在講新創如何吸納人才,我覺得有一個點,韓國對於他們的本土產業發展,有強烈保護意識,比方說以前台灣有奇摩,但後來都是外國的,我們都用 LINE 和 Facebook,台灣的一切都握在別人手裡,但韓國只用自己的東西,有他們自己的 NAVER,地圖也是,很多服務架在本土產業,這其實很重要。」
小海認為,台灣企業單打獨鬥慣了,現在又欠缺基礎平台可以整合,有太多東西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上,在現在的國際科技戰爭中處於不利位置,和韓國的條件相比之下就弱勢,這也容易導致大家的夢不敢做大,因為生存就夠困難。
「格局無法做大時,很多東西無法串接,無法整合就沒有價值。現在很多新創都是這樣,所以為什麼台灣新創做不起來,這是很重要原因。韓國就很鼓勵新創,即便最後被大企業買走,但他們至少有這條路走。」他強調,高度戰略思維,和缺乏整合平台,都是台灣除了人才以外的硬傷,這些問題沒改變,就沒辦法創造價值,也沒辦法擺脫低薪,更沒有發展性,轉了一圈,還是對國際人才缺乏吸引力。
小海表示,韓國除了待遇好、生活環境和基礎建設也都不錯,所以要吸引外國人,還看台灣給人的印象是什麼。「這很重要,外國人不懂台灣,只憑印象,所以我們要塑造好的軟硬體印象。像韓國人很多以為台灣像東南亞,但來過就改觀。一開始如果邀請,很多人會拒絕,所以在找人之前,先建立台灣國際形象很重要。」
更新時間|2023.09.12 17:20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