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企業永續學院主辦「第13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11月18日下午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辦頒獎典禮,今年參獎數達252家較去年成長28%,其中,首度報名參獎的慈濟基金會,以《慈濟基金會2018-2019年永續報告書》獲頒政府、NGO類「企業永續報告獎-金獎」及「社會共融獎」,是全台唯一獲獎的慈善基金會,同時肯定慈濟以「善實力」長期深耕的永續成果,以及慈濟對社會所帶來的正向影響力。
聯合國13日改選人權理事會部分席次,結果包含中國、俄羅斯、古巴等人權紀錄不佳國家都獲選。不只引發國際非政府組織「聯合國觀察」的質疑,其執行董事更轟「今日是人權最黑暗的一天」,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痛批是擁抱獨裁政權。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國際至今幾乎沒有減緩趨勢,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在外交部「2020年NGO領袖論壇」中提出,人類更應藉此省思,蔬食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靈丹妙藥。顏博文表示,蔬食的飲食習慣,是一種人類與萬物取得生態平衡的和諧,減少許多病從口入的侵害健康,保護地球環境,與大自然共生息。
中國官媒央視昨(11日)晚間宣稱,中國國安機構已破獲數百起台諜竊密案,其中失蹤1年多的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屏東縣枋寮鄉政顧問李孟居,首度露面並在影片中道歉自白。對此,陸委會稱台諜案是對岸惡意政治炒作,正告中共當局,停止以構陷編造入罪的手法,無端栽贓我方人民。
台灣在國際上的空間常遭到中國打壓,就連民間組織也深受其害,致力於野鳥保育的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中華鳥會),上週因為拒絕簽署政治文件、拒絕更改中文名稱,竟遭國際鳥盟移除夥伴關係。中華鳥會今(25日)再度發出聲明,認為中華鳥會遭除名是不正確的政治決定,他們依然會努力投入野鳥保育工作;同時為了強化國際識別度,中華鳥會決定將英文名稱中的「Chinese」改為「Taiwan」,期盼持續拓展和其他組織的關係,強化全球的保育合作。
尼克,男,不透露年齡,去年9月來台「謝謝台灣政府表態承諾會幫我們香港人。」
Daniel,男,23歲,2020年初來台「多謝台灣幫忙,令我們可以呼吸著自由的空氣,以其他身分繼續抗爭。」
8年前,我寫了封充滿理想的信給10年後的自己,我希望未來的工作能像大學當背包客一樣,一邊工作一邊旅行,接觸很多不同文化的人。我嚮往在NGO(非營利組織)工作,但不知道該接觸哪個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在感恩節前夕簽署國會通過的《香港人權反案》,未來每年會視香港法治自治程度高低,再看是否繼續給予獨立關稅的待遇,此舉引起中國不滿,昨(2日)宣布2項反制措施,包含立即暫停美國軍艦停靠香港修整的申請,以及將制裁5個國際人權非政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