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璇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84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可成董事長喊一席都不讓 外資派嗆:到底怕什麼?
2025.05.06 17:24
機殼大廠可成將在5月27日召開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未料,來自新加坡的外資股東TIH竟提出董事候選名單,讓公司派芒刺在背,董事長洪水樹還對外喊話「一席都不能讓」。面對相關情事,外資股東代表王亞倫忍不住開嗆:「連一席都不給,是在怕什麼?」並強調,這次提名是希望公司可以讓股東有話語權。

財經理財
朗齊生醫攜手達運精密 推出微針貼片型GLP-1產品
2025.04.30 14:18
朗齊生醫今(30)日宣布,與達運精密攜手開發創新型「微針貼片型GLP-1」產品,致力於為全球糖尿病與肥胖症患者提供更便捷、無痛的藥物傳輸新選擇。

財經理財
聘用顧問違反內控規定 國票證券挨罰30萬元
2025.04.30 09:22
未落實執行內部控制制度,金管會日前公告,國票證券遭金管會證期局裁罰30萬元。

財經理財
【財經時事】搶攻機器人車用商機 能率二代領軍拚轉型有成
2025.04.02 05:28
成立一甲子的能率集團,從代理日本Canon產品起家,這幾年在董家二代領軍下,集團積極轉型,推升旗下子公司股價走揚。3月10日,董家二代、能率創新副董事長董俊毅接受本刊專訪宣示:「接下來,我們將聚焦機器人、車用零組件、航太3大領域,全力朝多元化發展。」希望跳脫製造業,為能率集團啟動第2個60年的成長動能。

財經理財
【能率轉型有成】擘畫集團下個60年 能率二代強攻3領域拚轉骨
2025.04.02 05:28
成立一甲子的能率集團,從代理日本Canon產品起家,這幾年在董家二代領軍下,集團積極轉型,推升旗下子公司股價走揚。3月10日,董家二代、能率創新副董事長董俊毅接受本刊專訪宣示:「接下來,我們將聚焦機器人、車用零組件、航太3大領域,全力朝多元化發展。」希望跳脫製造業,為能率集團啟動第2個60年的成長動能。

財經理財
【能率轉型有成1】「相信張國煒」讓他大賺 董俊毅多元投資事業版圖曝光
2025.04.02 05:28
目前能率集團共有製造、通路、創投三大主要事業體。其中,製造事業除主要控股公司能率創新,還包括佳能、IKKA-KY、正能量智能、毅金精密等公司;通路事業有能率網通、宏羚、台芝國際等;創投事業則以能率亞洲為主,專注布局數位轉型及AI應用領域;同時觸角也延伸至房地產投資,涵蓋住宅、商辦及複合型空間。

財經理財
【能率轉型有成2】知日派創辦人代理佳能打根基 「雞蛋放同籃」險釀禍
2025.04.02 05:28
外界看能率集團轉型有成,歸功第二代的努力,但董家二代、能率創新副董事長董俊毅不敢居功,「這是因為第一代奠定良好基石,儘管交棒多年,兩位創辦人還是時常進公司,了解產業發展及公司布局方向。」

財經理財
福懋油爆下市危機 3董事發四點聲明譴責
2025.03.31 21:09
老字號油廠福懋油爆下市危機!由於公司無法如期完成2024年度的財報,依規定,若6個月內仍未補交,將面臨下市。針對相關情事,獨董連仁隆、董事陸醒華及許逸群發出聯合聲明譴責。

財經理財
朗齊生醫攜手Apollomics 搶攻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市場
2025.03.31 17:13
朗齊生醫今(31)日宣布,旗下子公司Launxp International與美國生技公司Apollomics簽署合作協議,取得c-Met抑制劑APL-101在亞洲(不含中國大陸、香港與澳門)與EGFR抑制劑合併用於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的開發與獨家商業化權利,目標是為肺癌患者提供全新治療選擇,搶攻癌症治療市場。

財經理財
大潤發改名大全聯 全聯今年目標2200億元業績
2025.03.28 14:31
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今(27)日於年度媒體餐敘表示,全聯近年營運持續穩健成長,2024年全年營收突破2,100億元,門市數已達1,210間,旗下量販品牌大潤發也將更名為「大全聯」,至於全年業績目標,將朝2,200億元邁進。

財經理財
【老牌企業紛爭多1】久聯化工擴產引反彈 相關企業爭議多
2025.03.26 13:12
位在新竹的久聯化工,近期因申請擴大產能與變更製程,引發當地居民反彈,而此例並非個案,事實上,其相關企業過去就有不少爭議。

財經理財
【老牌企業紛爭多2】法院禁開股臨會 立大開發陷經營權紛爭
2025.03.26 13:12
成立超過50年的立大開發,是國內老字號產業控股公司,海內外子孫公司超過20家,並坐擁台北市南京西路數層商業大樓,有豐厚精華房產以及資金,沒想到,近期不僅子公司爆發汙染爭議,立大開發也深陷經營權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