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現場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2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梁東屏專欄/美韓台共同面對民主韌性的挑戰
專欄
梁東屏專欄/美韓台共同面對民主韌性的挑戰
2025.06.20 10:58
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人員6月6日身穿迷彩服在加州洛杉磯市時裝商業區、華埠及家得寶賣場等地發動大規模突襲,拘捕了45名非法移民,結果引起當地勞工恐慌進行抗議而跟執法人員發生衝突。抗議者高喊口號並投擲雞蛋,執法人員則發射催淚彈、閃光彈。
宋國誠專欄/以伊戰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專欄
宋國誠專欄/以伊戰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025.06.20 10:50
面對一個重大的國際衝突,特別是涉及民族、宗教、文明的衝突,並須從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途徑來理解。始於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攻擊伊朗而爆發的「以伊戰爭」,不是邊界糾紛或貿易衝突,而是一種「不共戴天」的生死對抗。
何清漣專欄/美國介入以伊戰爭與伊朗政治前景的劇透
專欄
何清漣專欄/美國介入以伊戰爭與伊朗政治前景的劇透
2025.06.19 12:38
世事如棋局局新。6月14日,美媒還沉浸在預言全美1500起「No Kings」反川普抗議活動的亢奮中,晚間就被以色列突襲伊朗的戰火燒得發楞。絕大多數美媒都在竟猜美國對以色列襲擊伊朗是否知情,只有BBC一篇文章指出以色列意在將美國拖入以伊衝突,因為美伊有關德黑蘭核計畫的第六輪談判,即將於6月15日舉行,內塔尼亞胡認為將達成的協議無法接受,抓住這個時機進行了一場冒險。從美國現在的反映來看,內塔尼亞胡這把豪賭算賭贏了。
陳嘉宏專欄/如果我是朱立倫……
專欄
陳嘉宏專欄/如果我是朱立倫……
2025.06.19 12:31
如果我是朱立倫,當然會去參加這場與總統會面的國安簡報。理由很簡單,作為一個有31名黨籍立委即將面臨大罷免,上百名黨工遭偵辦,各方興師問罪,眼看即將下台的黨主席,已經沒有什麼好失去了。如今天上掉下來這場朝野高峰會,根本不用再計算其中有什麼利害得失應對進退;唯有與總統同台,才有機會設定議題,也才有機會為自己扳回一點城池。
陳嘉宏專欄/大罷免需要有新論述
專欄
陳嘉宏專欄/大罷免需要有新論述
2025.06.16 10:02
五月中旬,美國聯邦眾議院日前針對「如何防止中共對台侵略」召開一場聽證會,美國海軍退役少將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表示,台灣跟香港西藏新疆的劇本都不一樣,關鍵在於《臺灣關係法》以及過去美國在台灣所做的重大投資。他認為美國要向台灣發出明確的訊號:我們願意與他們共同作戰,同生共死(fight and die with them)。他認為這是很強硬的訊號,也確信這樣一來可以嚇阻中國。
名家現場/川普就職 台灣地震
專欄
名家現場/川普就職 台灣地震
2025.06.11 05:28
2025年1月20日,川普重磅回歸再任美國總統,就在發表就職演說的同時,台灣時間1月21日凌晨12時17分,嘉義大埔發生規模6.4地震,深度僅9.7公里,屬極淺層地震,天搖地動,非常有感。阿扁聆聽川普演說後,特別在「扁擔物語」寫下心得:川普總統就職/台灣發生地震/台美友誼長存/世界永無戰爭。並附上台灣媒體轉播川普總統就職演說畫面,左邊字幕打上:嘉義縣發生規模6.4地震。
名家現場/台灣民主的韌性與轉型
專欄
名家現場/台灣民主的韌性與轉型
2025.05.14 05:28
2025年4月19日,阿扁應凱達格蘭學校「黃信介紀念講座」之邀,到台北市成功高中發表「台灣民主的韌性與轉型」的公開演講。這也是阿扁卸任總統17年來的第一次,受到熱烈迴響甚至出征。爰樂與《鏡週刊》讀者分享主要內容的一得之愚,敬請不吝賜教!
【名家現場】全民公投的回顧與前瞻
專欄
【名家現場】全民公投的回顧與前瞻
2025.04.16 05:28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不久受訪時證實,「反廢死公投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法定公投日為8月23日。據瞭解藍營將會很快提案排入立法院程序委員會,趕在5月23日前送進中選會。
【名家現場】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專欄
【名家現場】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2025.03.19 05:28
記得在鬼地方的日子,曾看過《去問李光耀》一書,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不認為自己是政治家,他自認為只是一個有決心、堅持不懈且一以貫之的人。他立志做大事,努力追求,以迄成功。他強調任何人如果自以為是政治家,就有需要去看心理醫生。
【名家現場】川普:我能再選一次嗎
專欄
【名家現場】川普:我能再選一次嗎
2025.02.19 05:28
甫宣誓就職第2任美國總統的川普,意氣風發重返白宮。依據美國《憲法》第二十二條修正案規定,擔任總統職務的次數皆不得超過2次,也無法再次尋求第3屆任期。川普卻迫不及待地不斷暗示自己對於第3屆任期的可能性,媒體報導川普把球拋給共和黨籍聯邦眾議院議長強森,當場問到,「我能被允許再選一次嗎?」之前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他也曾經表示,「服務不止一次,而是2、3次,將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榮幸。」
【名家現場】美國總統之死與復活
專欄
【名家現場】美國總統之死與復活
2025.02.05 05:28
美國前總統卡特創立的非營利性組織「卡特中心」宣布,卡特在美國時間2024年12月29日下午於喬治亞州平原鎮家中逝世,享嵩壽100歲。一位美國史上最長壽的總統卡特之死,讓阿扁想起另一位被暗殺身亡的美國總統甘迺迪之死。
【名家現場】台北101的前世今生
專欄
【名家現場】台北101的前世今生
2025.01.08 05:28
2024年最後一天,阿扁邊寫本專欄,邊看台北101迎接2025的跨年煙火秀,上百萬人倒數計時嗨到最高點,全世界也在看。距離台北101在2004年12月31日落成啟用,第一次利用台北101主體施放煙火,過程約35秒,創下世界第一座施放煙火的超高大樓紀錄,剛好整整20年。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