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211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阿伯煉股成金1/抄股價50年練盤感 平民阿伯靠強勢股滾億元
2025.08.28 05:28
最愛強勢股的「平民股神」蘇松泙,縱橫股海50多年,天天抄股價練盤感,自創「不蝕本投資術」,賺錢時放大部位、賠錢時快刀斬亂麻,透過不斷比價換股,以短打方式達到賺大賠小的目標,既不蝕本也不蝕利,從負債200萬元滾出億元身家。

財經理財
阿伯煉股成金2/見3情境伺機進場 平民股神雙胞胎戰法實戰解析
2025.08.28 05:28
平民股神蘇松泙操盤戰法多,特別是「雙胞胎戰法」讓他無往不利,近期操作的強勢股康霈*就是一例,1張賺近30萬元;他透露,介入點通常在股價創新高、漲破壓力線或整數關卡之際。

財經理財
阿伯煉股成金3/4月股災前夕提前減碼 億元達人揭不蝕本祕訣
2025.08.28 05:28
賺錢容易守錢難,有平民股神稱號的蘇松泙身家破億,每年卻僅拿千萬元進股市,且讓他出手加碼得先獲利;舉例來說,投入10萬元本金入市後,想再加碼10萬元,得先賺到2萬元,原因是就算隔天跌停,還能保住本金和加碼金。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高檔震盪下的安心解方 市值型ETF滾雪球攻略
2025.08.27 05:29
台股一路攻高,投資人卻陷入「不上車怕錯過、上車又怕套牢」的兩難心情。尤其高檔震盪之際,FOMO(錯失恐懼症)心態更是瀰漫市場。究竟該如何在此行情中找到安心的投資解方?專家指出,最簡單也最能長期獲利的方式,就是把錢交給市場機制,亦即透過市值型ETF直接打包台灣前50大公司。只是現在市值型ETF選擇越來越多,該如何抉擇、操作才能進一步放大獲利?

財經理財
達人理財/土法煉鋼找強勢股 平民阿伯手抄股價50年滾億元
2025.08.26 05:29
最愛強勢股的「平民股神」蘇松泙,縱橫股海50多年,天天抄股價練盤感,自創「不蝕本投資術」,賺錢時放大部位、賠錢時快刀斬亂麻,透過不斷比價換股,以短打方式達到賺大賠小的目標,既不蝕本也不蝕利,從負債200萬元滾出億元身家。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交通黑暗期搶先布局 3大捷運新站公寓1500萬入手
2025.08.20 05:29
大台北房價貴森森,小資族或小家庭想買房,與其追逐完善的生活圈,不如抓緊捷運施工的時機,在交通黑暗期布局卡位,享受未來通車後的增值空間。本刊精選CP值最高的3大捷運施工中的潛力熱區,公寓產品可用5字頭親民價入手。

財經理財
達人理財/年賺20%祕訣公開 國中數學老師3步驟存飆股
2025.08.19 05:29
曾是國中數學老師的郭勝,10年前在因緣際會下拜師學藝,靠投資實現財富自由。他透過敏銳的數字力,發現穩定存股要累積到千萬資產,得花掉數十年光陰;為縮短財富累積時間,他歸納出3步驟選股進出策略,每年平均報酬率逾20%,且有機會逮住賺1倍飆股,加速存股效率。

財經理財
理財專題/新青安催買限貸令急煞 打炒房1年爆3亂象
2025.08.12 05:29
2023年8月新青安政策橫空出世,房貸利率1.775%好甜,民眾漏夜紮營排隊買房,交易量創下11年新高;但短短1年風雲變色,2024年9月央行限貸令開鍘,阻斷熱錢流向房市,讓原本炙熱的市場瞬間急凍。

財經理財
理財專題/違約潮與爛尾蔓延 限貸令風暴全面拆解
2025.08.12 05:29
史上最嚴限貸令(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將滿週年,後續效應不斷發酵,專家逐一示警,從個人貸款到建商爛尾,若不正視恐引發更大規模問題,造成房市更大衝擊,最終受傷的仍是消費者;此外,專家提醒,違約賠付金動輒數十萬元到百萬元,準備交屋民眾應積極和建商談判、向專業人士求援,避免內傷。

財經理財
達人理財/實踐長期買進逾15年 財務長簡單存股年領百萬股利
2025.08.05 05:29
身為上市公司財務長,邱懷青的投資策略卻出奇簡單,她信奉「大道至簡」的理念,不猜盤、不追高,只靠定期定額買進ETF與權值股,長期持有、穩健累積,如今年領超過百萬元股利。多年來,她也始終遵守自創的「5311法則」分配收入,持續擴大資產規模。她用行動證明,投資最好的方式不是複雜操作,而是以不變應萬變,在紀律中滾出財務自由的果實。

財經理財
達人理財/一條線畫出買賣點 地政教授精準算股年領200萬股息
2025.07.29 05:29
政大地政系教授林左裕教學活潑生動,亦是房地產界的人氣王,而在投資上他也有一套算股心法,深受學生推崇。抓出合理股價找買點,上車後也不放鬆,嚴格審視企業獲利能力,「投資要賺錢,關鍵在『別人恐慌時你貪婪』,但貪婪必須有所依據,切忌無腦進場。」他靠一條標準線抓住買賣點,價差、股息雙賺,一年領進200萬元股利。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AI點火美股創新高 7檔ETF抓多頭核心動能
2025.07.23 05:29
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過關,預期美國民眾將享有減稅、安全邊境及更強大的軍隊,美國是否因此迎來爆炸性經濟成長不得而知,但美股已穩穩再刷新高。同時,國內美股ETF上演產品募集接力賽,下半年如何參與創新高後的美股,成了投資人最想釐清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