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7.01.12 11:41 臺北時間

【鏡觀】漲價政治學

【鏡觀】漲價政治學
勞基法「一例一休」新制實施,負面效應立刻顯現,引發極大民怨,行政院長林全一句「漲價是必然結果」,就如同捅了馬蜂窩,坊間罵聲不絕,逼得他趕快出面澄清,但政治效應已然形成。
「一例一休」匆忙上路,多家連鎖餐飲業者相繼喊漲,客運業或則減班、或則漲價,連台大醫院都宣布四月起將減少週六門診數量。交通、就醫的不方便,已經讓人夠火大了,種種民生物價一起喊漲,更使得消費大眾怨聲載道。
林全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修改勞基法是為了減少勞工工時,不可能不付出社會代價,包括物價的必然上漲。林全這麼講完全符合經濟學理論,卻忘了物價上漲一直都是極為嚴重的政治問題,處理稍有不慎,將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莫說國民黨當年被共產黨打得敗退台灣,肇因於物價飛漲致使民心盡失,就以五年前馬英九剛才當選連任總統,還沒就職就聲望連連重挫,即是由於油電雙漲政策處理不當產生的結果。
二〇一二年元月的總統選舉,馬英九面臨蔡英文強勢挑戰,國民黨政府為爭取選票,選前刻意凍漲油、電價格,但選後為了彌補中油、台電大幅虧損,立刻宣布油電價格一次漲足。原本因市場激烈競爭而不敢調高售價的民生物資業者,剛好找到一個最佳理由,不約而同一起拉抬價格,因而引發民憤。當時的經濟部如果依照油價公式逐週調高油價,業界不致會有趁機漲價的藉口。
林內閣似乎忘了馬政府油電雙漲的慘痛教訓。一例一休的實施,必然增加工商界的薪資成本,特別是毛利本來就低的中小企業,根本無力自行吸收,提高商品或服務價格轉嫁消費者勢在必行,但主管的勞動部事前漠視可能的衝擊,經濟部也毫無作為,放任事態持續擴大,林全一句「漲價是必然結果」,更是火上加油。外界普遍質疑,如果必然出現物價上漲,何以林內閣沒有及早因應?
由於新聞鬧大,行政院急著召開記者會滅火,宣稱將由公平會針對業者趁機聯合哄抬嚴格查處,消保會也要約談廠商說明漲價理由。這些作法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擺擺政治姿態緩和民怨,等到風波平息,大家都忘記了,就如船過水無痕。比較受注意的是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很少見地講出重話,他哽咽表示,若多數人都怨聲載道,再好的政策都不可能成功,「政府怎麼可以做這麼殘忍的事!」
一例一休政策造成勞工、企業界及政府「三輸」的結果,很可能進一步重擊蔡英文政府的聲勢,如此則春節期間內閣進行人事改組,應該是合理預期。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