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抗疫十七年4】台灣防疫築「馬其頓防線」 9年前就演練「伊波拉病毒」入侵

郭淑柳當年在國泰照護染煞病人,曾戴著P100口罩,在病房內用力唸出家屬寫給病人的卡片內容。她說:「你很清楚,病人在裡面是很孤單的。其實想起來還蠻感動的,因為我們沒有1堂課教過這個。我想這就叫專業吧。」
郭淑柳當年在國泰照護染煞病人,曾戴著P100口罩,在病房內用力唸出家屬寫給病人的卡片內容。她說:「你很清楚,病人在裡面是很孤單的。其實想起來還蠻感動的,因為我們沒有1堂課教過這個。我想這就叫專業吧。」
他舉例:「SARS之後的防疫生態確實被改變,例如疾管署制訂的5大防線:境外阻絕、邊境管制、社區防疫、醫療體系保全、個人與家庭防護,我們一直在做。」

5防線演練 永遠在築牆

璩大成提及幾個武漢肺炎重災區,「垮掉的國家,一個必要條件就是醫院垮了,甚至醫院比外面還慘。」他說相關單位花了非常多心血,持續投入保全醫療的能量,包括設置防疫專責醫院,進行院內的感控訓練,「每年不管有沒有疫情,都要啟動1個(訓練)循環。」防疫總在預防萬一,事實上,衛福部甚至早在9年前就演練過「伊波拉病毒」入侵的沙盤推演。至於社區安全和個人、家庭防護,他說那像一道「馬其頓防線」:「我們永遠都在想,怎樣把那圍牆蓋好?我們永遠在築那一道牆。」
葉欣婷在和平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照顧確診患者,強調做好防護就不用擔心。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