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人物組報導〈撕不掉的殺人標籤:我們曾被誤認為凶案嫌犯〉 獲2020年平冤年度新聞獎文字組深度報導佳作獎

文|人物組    攝影|王漢順    影音|鄒雯涵
本刊記者採訪了包含媽媽嘴咖啡店店長呂炳宏等3位「冤案」當事人,作品榮獲2020年平冤年度新聞獎文字組深度報導佳作獎。

恭喜!本刊由人物組文字記者李振豪、平面攝影王漢順、影音記者鄒雯涵共同完成的〈撕不掉的殺人標籤:我們曾被誤認為凶案嫌犯〉榮獲2020年平冤年度新聞獎文字組深度報導佳作獎。

此新聞由台灣冤獄平反協會舉辦,評審委員林照真、施泓成、蘇位榮、蘇孝倫、蘇炳坤認為:「本作品透過三個社會矚目的司法案件為引子,進一步探究廣泛定義下的『冤案』當事人,如何因為媒體與檢警調機關犧牲了偵查不公開原則,而蒙受冤屈。本件作品雖非探討刑事有罪定讞冤案,卻呈現社會意義的平反之路走來更加艱辛。本作品也嘗試在報導中反省自身,實為可取。」

記者李振豪回憶當初報導契機:「當初想做,主要是看見莊奕凡在臉書發文,寫他因為華山大草原的活動忽然終止而負債。事發一週後我就採訪他了,那時他還處於很想為野青眾辯白的狀態,我不知道那個影響會這麼久,有點好奇,到底偵查不公開辦法是在哪個環節疏漏了,導致類似的受害者一直出現?也想了解一下他們後續的狀況,是否平反了?生活能回到常軌嗎?」

李振豪說,特別謝謝三位受訪者,包括媽媽嘴咖啡店店長呂炳宏、南港小模案梁思惠的媽媽、以及野青眾的莊奕凡。尤其謝謝過程中司法改革基金會的陳暘、司改會偵查不公開專案小組成員張安婷律師,幫忙釐清司法上的盲點及資訊的補綴。

更新時間|2020.08.21 07:56

鏡週刊訂閱制上線,讓有價的閱聽成就更多優質文章,並獻上無廣告的閱讀環境,讓您盡情享受15類會員專屬內容,誠摯邀請您 立即加入

更多內容,歡迎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